会城苦雨四首(其二)

蒹葭白露不成霜,漏尽南天似夜郎。

昨夜窗前疑见月,平阶一碧涨方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会城在雨季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首句“蒹葭白露不成霜”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白露与霜进行对比,暗示了雨水的丰沛,使得露水未能凝结成霜,营造了一种湿润而朦胧的氛围。接着,“漏尽南天似夜郎”一句,通过比喻,将夜晚的昏暗与雨水连绵不断的状态相联系,形象地表现了雨季的漫长和阴沉。

“昨夜窗前疑见月”则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雨后初晴时的微妙变化,仿佛在雨幕中隐约可见月亮的影子,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雨水带来的清新与希望。最后,“平阶一碧涨方塘”描绘了雨后池塘水位上升,一片碧绿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对自然景观的滋润作用,同时也寓意着生机与活力的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季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美好、希望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会城苦雨四首(其三)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

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会城苦雨四首(其四)

寒蛩寂寂听无声,去雁归鸿怯远征。

天意为怜幽草色,人间始重晚秋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南霁云庙

贺兰兵不发,壮士怒冲发。

指头血方淋,满城士女心肝随指痛入骨。

将军忠愤义无双,男儿临死肯道降。

惜哉贺兰未手灭,从令热血溢满腔。

即今遗庙表棹楔,千载凛凛生义烈。

殿壁犹绘睢阳城,张许雷南皆人杰。

成败讵以一死论,江淮保障功难灭。

唐家乃以区区食人泯忠节,呜呼惟有漳水至今亦鸣咽。

形式: 古风

五华谒武候祠

回环金碧气萧森,古柏祠堂贮夕阴。

北伐不遗恢汉力,南征先见渡泸心。

风清故垒蔓菁绿,雨过秋江瘴雾沉。

此日星回犹有节,英灵何处暮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