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偶成(其四)

叶县天贻白玉棺,滕公石椁在长安。

争如谌母祠前树,不受人间泪眼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清明日偶成》第四首,通过对比不同的墓葬形式和祭拜对象,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自然与人为之间深刻思考。

首句“叶县天贻白玉棺”,描绘了叶县的一座墓葬,使用“白玉棺”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墓葬的奢华与尊贵,也暗示了逝者的高尚与纯洁。接着,“滕公石椁在长安”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另一处墓地,长安的滕公墓,以“石椁”强调了墓葬的坚固与永恒,同时也暗含了历史的厚重与人物的不朽。

“争如谌母祠前树,不受人间泪眼弹。”这句诗则转向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然的崇敬。谌母祠前的树木,不受人间泪水的侵扰,象征着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的顽强,与前两句的人为墓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墓葬形式与祭拜对象,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赞美。诗中蕴含的哲理,让人在缅怀先人之余,更深入地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山僮言游客放歌折花者戏答之(其一)

有例何曾问主君,六么三雅任斜曛。

主人总在茅檐底,唱遍龟兹也不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衡阳曾生万里问奇实无奇可问也于其归口占赠之(其一)

落魄书生纵酒徒,久抛符印着潜夫。

而今对汝机关别,但语胸中一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衡阳曾生万里问奇实无奇可问也于其归口占赠之(其二)

悟得从前字字非,临岐无泪可沾衣。

碧天云尽都如洗,不碍衡阳春雁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七夕病中(其一)

病骨萧然一叶秋,疏帘不卷绛河幽。

茶瓜酒果从无分,不起人天两地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