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继成所作的《颂古四首(其四)》中的一首,名为“龙牙问翠微临济佛法大意”。诗中以“龙牙”和“翠微”两位禅宗高僧之间的问答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手法,探讨了佛法的大意。
“驾与青龙不解骑”,开篇以“青龙”象征佛法的深奥与神秘,而“不解骑”则暗示了佛法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深入探索与领悟。“人人尽道阿师痴”,接着描述了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可能存在的偏见或误解,认为追求佛法是一种痴愚的行为。“烂泥中有伤人刺,三度曾施陷虎机”,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佛法比作深藏于烂泥中的利刺,暗指佛法的精妙与危险并存,需要谨慎对待。同时,“三度曾施陷虎机”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多次尝试和努力才能真正理解与实践。
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和寓言,表达了对佛法深刻而又复杂的理解,以及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它鼓励读者在面对佛法的深奥时,保持谦逊和耐心,勇于探索和实践,最终达到真正的领悟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