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遣遂成长篇

生长海之滨,所遇无全慧。

徒知读父书,颇与闻祖制。

洪武庚戌诏,创科草昧际。

时务需直陈,简略在文艺。

宋解拔时流,造士归纯粹。

累叶儒风开,恩数超无二。

肃皇典礼兴,考官不称意。

剔发自英裁,臣躯甘杖毙。

自怜轮囷非,不中万乘器。

弱冠遇神祖,得事今皇帝。

父也入省垣,分直聊班侍。

谏劄传人口,金貂侧目视。

贱子乃循资,谬登大藩使。

副考旷虚怀,房司遵约誓。

一展生平愚,以兹当献替。

未晓三人声,先徵五云瑞。

驰阙进天子,微文谅不讳。

稽首论大权,睿聪幸蚤计。

泯泯圣明忧,将踵汉唐季。

几回矢剑心,廷槛高睥睨。

前贤四谏称,闻之有馀愧。

翰苑忝虚名,耳食思罗致。

内外互夤缘,同朝工餂试。

郿坞棹题新,乞我元勋字。

餤我以迁除,嚇我以械繫。

闻此愤填膺,拒客动高詈。

我生命在天,区区敢为祟。

肯以笔劄劳,而供粪除隶。

中旨固隐微,实与此时值。

贤书等罪书,所坐应谤诽。

父已驻天南,褫夺伤连累。

一门霹雳加,妻子旅魂悸。

去国极跄踉,中途粮不继。

痡卧长江干,伯为拂行袂。

入门粲华发,惊喜若梦寐。

母氏慰劳深,父也从容示。

畴昔省垣中,久已灼此事。

累若或非恩,偕隐多君赐。

我躬不阅后,动色皆顾忌。

丧箸疾雷周,高天何日霁。

瓜葛尽株蔓,四方走缇骑。

诏狱剥群绅,有若游屠肆。

出守满边津,体貌淩大吏。

翼虎各负嵎,可怜鹰鼠辈。

九列厚奴颜,三台率灶媚。

尸祝流藩镇,茅土爵延世。

不避劝进名,且援专征例。

污淖太学傍,推崇配礿祭。

筑怨归大工,沈冤激天地。

辇毂千家裂,数里轰震异。

煨烬朝天宫,虐燄乃益炽。

司马发危言,弃之若敝屣。

片语下纶扉,敷张代圣制。

尽倒文翰权,苦欲钳一切。

属意科场规,亶亶申重厉。

钩党举臣名,招摇学术伪。

倡和一至今,文网密穷治。

草莽实不才,毋乃拾其细。

缥缈章句馀,反复深知戾。

淰汵秋风飘,耗尽江湖泪。

耳垣正有人,援毫一申记。

有砚终须瘗,有口合先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壮的《秋日自遣遂成长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忧虑和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诗中提到的“洪武庚戌诏”、“宋解拔时流”、“累叶儒风开”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谏劄传人口”、“驰阙进天子”等,显示了诗人对直言进谏的重视,以及对朝廷决策的担忧。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副考旷虚怀,房司遵约誓”,表明了诗人对公正选拔人才的渴望。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郿坞棹题新,乞我元勋字。餤我以迁除,嚇我以械繫”,形象地描绘了权贵们利用权力压迫和威胁普通人的场景。诗人对此表示强烈的愤慨和反抗,“闻此愤填膺,拒客动高詈”。

最后,诗中提到的“瓜葛尽株蔓,四方走缇骑。诏狱剥群绅,有若游屠肆”,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腐败,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正义的坚持,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仿孔北海离合诗

早披八索,寸丝不长。仲尼博物,缺一羵羊。

汤泉既浴,空谷白阳。梅福远蹈,非木所航。

险阴斯止,亦有其方。五行具体,申寅并张。

是季是孟,孰与低昂。窜逃草泽,或似蒙庄。

翾飞三雀,小者逸亡。林际休息,斯人含章。

岂竞时彦,惟产中央。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杂诗二首(其一)

四序问寒暑,光景讵能同。

时哉观化人,蚤已明心胸。

行逢伯阳子,飘飖赞犹龙。

安期亦说项,浮海渺霞踪。

未许道黄石,且自归赤松。

于世有信屈,人智鲜如虫。

形式: 古风

杂诗二首(其二)

天地劳我生,百岁何侵寻。

劳生非一端,逸我亦不任。

行行复何意,罔雨请息阴。

适燕而南辕,歧路伤人心。

夸父追日走,委杖为邓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为张邑侯赠公题册(其一)

未成有道辟,止就使君扬。

门内风惟朴,庐居鬓蚤霜。

俗怜乌鸟义,人比白鸠郎。

高姓连天上,端为□弟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