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邑侯的官员,通过对其生活与品德的描述,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首句“未成有道辟,止就使君扬”暗示了张邑侯虽未完全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但已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与品行,得到了使君(地方长官)的赏识与推崇。
“门内风惟朴,庐居鬓蚤霜”描绘了张邑侯家风淳朴,即便年岁渐长,仍保持着谦逊与质朴的本色。
“俗怜乌鸟义,人比白鸠郎”通过乌鸟反哺的典故,赞美张邑侯如同白鸠般仁慈与忠诚,深受民众喜爱与尊敬。
“高姓连天上,端为□弟王”表达了对张邑侯家族荣耀与地位的肯定,同时暗示其在地方治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如同王室子弟一般受到尊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张邑侯作为地方官员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以及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