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安寺

碧藓作花依古岑,幽丛不雨湿凉襟。

微香冉冉经声肃,万绿冥冥鹤迹深。

绝壑天光时隐见,一山秋气各晴阴。

灵僧荷笠穿云去,黄叶千峰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理安寺周围环境的幽美与宁静。

首句“碧藓作花依古岑”,以“碧藓”比作“花”,生动地描绘了苔藓在古老山石上生长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幽丛不雨湿凉襟”一句,通过“不雨”二字,暗示了空气的湿润和清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微香冉冉经声肃,万绿冥冥鹤迹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微弱的香气与诵经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肃穆庄严;而“万绿冥冥鹤迹深”则通过鹤的踪迹,暗示了山林深处的幽静与深远,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绝壑天光时隐见,一山秋气各晴阴”两句,将视线拉远,描绘了山间峡谷中光线时隐时现的景象,以及不同天气下山色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与变幻莫测。

最后,“灵僧荷笠穿云去,黄叶千峰不可寻”两句,以“灵僧”的形象结束全诗,表达了对高洁僧侣的敬仰之情。他们穿着斗笠,穿越云雾,行走在千峰之中,寻找着心灵的归宿。这一场景既富有诗意,又蕴含哲理,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安寺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理安寺泉

百壑竞成响,一潭私自澄。

萦苔下绝壁,小甃为幽亭。

声外尚含秋,意中欲无僧。

久坐闻香气,何必存禅名?

江湖流浊世,湍激何时平?

真当守此水,心根同孤晶”。

形式: 古风

疏雨

儿童仰天笑自语,历历星光何来雨?

竹间池上偶数声,梦馀听之绝有情。

一雨添秋疏胜密,正似龙门史公笔。

翻江倒海岂不能,著语有时在幽逸。

形式: 古风

春感(其一)

惜春何忍见花飞,张幕悬铃事已微。

千里魂消同况味,经年头白为芳菲。

传书黄耳浑无实,吹浪江豚苦作威。

岂有邻翁知爱护,借人畚耜计应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感(其二)

花落花开总有时,芳愁只在旧园池。

飞茵坠溷终吾土,浪蝶狂蜂异所思。

早虑风霾妨始蘖,长嗟藤蔓束柔枝。

玉儿漫恋雕栏好,倚损罗衫却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