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音自古难,何更恨馀生。
一曲渔歌罢,满蓑风露清。
浮云作聚散,花鸟寄心情。
别有处和说,归来问广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对余生的无奈。首句“知音自古难”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何更恨馀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的遗憾与不舍。接下来的“一曲渔歌罢,满蓑风露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渔歌与蓑衣上的风露,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浮云作聚散,花鸟寄心情”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世的无常与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与情感表达的独特见解。最后,“别有处和说,归来问广成”,则暗示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与智慧解答的愿望,表达了对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探讨了人生、友情、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不详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还此看云坐,一尘都不生。
水流花竹远,山作武夷清。
却有周流意,都无仕宦情。
招邀几邻叟,啜茗话秋成。
凭谁秋问讯,近况定如何。
花下思君切,吟边苦雨多。
打乖非邵子,真一且东坡。
何日重携手,同听渔父歌。
力解新藩佐,羞弹旧豸冠。
十年淹岭表,归日逼冬残。
家傍天台秀,人寻洛社欢。
子孙谁不念,遗以鹿门安。
每逢潘总督,开口话端阳。
秋肃千山静,春回万卉芳。
才华今治郡,风采昔为郎。
舆论谁能废,终当佐庙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