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社前社后雨纷纷,山北山南处处闻。
田父不知墙壁字,此声便是劝农文。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雨绵绵时节,社日前后乡村四野的景象。"社前社后雨纷纷",通过"雨纷纷"形象地表现出春雨的密集和连绵,暗示了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的季节。"山北山南处处闻"进一步强调了雨声的广泛传播,不仅限于一处,而是整个山区都能听到。
诗人以"田父不知墙壁字",点出农夫们的朴实和专注,他们沉浸在自然的节奏中,可能并未意识到雨声中蕴含的农耕知识或官方发布的农事指导。然而,"此声便是劝农文"则揭示了这雨声背后的深意,它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农事教育,提醒农民们抓紧春耕的时机。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生动,通过日常的雨声,传达出古代中国农耕社会对农事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尊重,以及农耕文化的深入人心。赵时韶作为宋代诗人,他的这首《布谷》展现了他对民间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农事文化的独特理解。
不详
安得梅开向四时,骚人日日可吟诗。
年来万事心都懒,只有吟梅兴未衰。
行到颓墙与断桥,试和明月拗枝头。
江南多少闲儿女,带着梅花便带愁。
摇摇如扇叶,风颤午窗阴。
素不生枝节,人皆见赤心。
候虫鸣砌冷萧萧,半点残灯伴寂寥。
桐叶亸秋黄不彻,那堪小雨学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