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重午

去年重午忆嘉兴,风雨龙河一病僧。

今日山中人重午,故人持酒说金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端午节在嘉兴的回忆,以及对当前身处山中,与友人共度端午节情景的感慨。诗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首句“去年重午忆嘉兴”,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重午”(端午节)这一特定时令,唤起读者对传统节日的联想,同时引出诗人对嘉兴的回忆。嘉兴,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其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往往别具特色,诗人通过回忆,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情感氛围。

次句“风雨龙河一病僧”,描绘了去年端午节在嘉兴时的情景。风雨中的龙河,不仅渲染了节日的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或许是在病中,或是心情不佳。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状态的结合,展现了端午节的另一面,即在风雨中度过,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感。

转至今日,“今日山中人重午”,诗人将视角转向当下,地点从繁华的嘉兴转移到了宁静的山中。这里的“山中”不仅指地理上的位置,也可能象征着心灵的避世或内心的平静。通过对比去年的风雨与今年的山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故人持酒说金陵”,是诗人与友人在山中共度端午节时的情景。通过“故人”这一称谓,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而“金陵”作为历史名城,既是对友人口中话题的地点描述,也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隐喻。这一句以轻松愉快的场景结束全诗,既体现了节日的欢乐,又蕴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独到理解。在对比与转折中,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展现,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七夕五首(其一)

子晋吹笙学凤皇,缑山一别已千霜。

当时黄屋非无意,岂有神仙到帝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辛亥七夕五首(其二)

阿母西来降汉家,刚风万里送飞车。

空留千岁蟠桃核,白发到郎不见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辛亥七夕五首(其四)

东家西家争曝衣,我但曝书誇小儿。

壁中科斗古文字,犹有射光天陆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辛亥七夕五首(其五)

性拙如鸠本自偏,柳州何必更祈天。

人间机巧知多少,无复三皇五帝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