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压架春风十万条,护檐霜干自萧萧。
一朝尽识群贤面,陡觉星辰共碧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会的图景。开篇“压架春风十万条”,形象地表达了春风轻柔却又无处不在,仿佛是织机上密集的纱线,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护檐霜干自萧萧”则写出了屋檐下残留的霜花,在春风中逐渐消散,发出细微的响声。
接着,“一朝尽识群贤面”表明诗人在短时间内认识了许多贤能之士,这里的“一朝”意味着一次聚会,而“群贤面”则是对这些人的尊称,彰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
最后,“陡觉星辰共碧霄”则是在这场宴会中,诗人突然有种超脱尘世的感慨,似乎感觉到自己与天上的星辰共处于同一片蔚蓝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在精神上的一种飞扬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春日宴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和高远的情操,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雅集时的风雅气质。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石头城上望斜晖,览尽金陵寂寞归。
叹息青天如许大,可无一个凤凰飞。
浮云散尽月孤明,月里仙人影更清。
忆昔相逢不相识,如今同坐复同行。
君平帘外雨霏霏,寂寞何人识少微。
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
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
五月人间同此意,故知彭泽到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