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荅雁门偈,为怜同社人。
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所作,名为《酬江公见寄》。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曾荅雁门偈," 这一句通过“雁门”这个地名,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高僧交好的意境。这里的“偈”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家咏唱经文或赞颂之词,暗示诗人在这种环境中领悟到了某种禅机。
"为怜同社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同在一所道观(即“社”)中的朋友的关心和理解。在这里,“怜”是怜爱、同情的意思,体现出诗人的温暖人格。
"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 这两句话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惠赠(“惠休句”)心存感激之情,并且与友人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春光。这里的“惭”是惭愧或不敢当之意,显示了诗人谦逊的一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在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详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紫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文。
明月在天将凤管,夜深吹向玉晨君。
旧房西壁画支公,昨暮今晨色不同。
远客闲心无处所,独添香火望虚空。
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
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