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十咏.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

形式: 古风

翻译

齐桓公的名声已成历史,废弃的水井却依然未干涸。
石头砌的井壁上长满了青苔,寒冷的泉水中映照着孤独的月亮。
秋天来临时,梧桐树的叶子暂时凋落,春天到来时,桃花又会重新开放。
道路遥远,行人稀少,谁能亲眼看见这清澈的井水呢?

注释

桓公:指齐桓公,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诸侯。
废井:废弃不用的水井。
曾:曾经。
竭:干涸。
石甃:用石头砌成的井壁。
苍苔:青苔,一种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植物。
寒泉:冰冷的泉水。
湛:映照。
桐:梧桐树。
暂落:暂时凋落。
桃还发:桃花重新开放。
路远:道路遥远。
人罕窥:行人稀少,窥视。
清彻:清澈透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画面。开篇“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两句,提及了历史上的桓公,其名声早已流传于世,而他遗留下的井却至今尚未干涸,似乎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悠长和历史的沉重。

接着,“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两句,通过对废井周遭环境的描绘,突出了秋夜的寂静与清凉。石甃即古时井口四周用石块铺设的地方,这里已被青苔所覆盖,显得异常冷清;寒泉则映照着孤独的月亮,让人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两句,用桐树和桃树的更迭来去,象征了时间的流转与四季的更替。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生长周期的描写,不仅突显了生命力之强大,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生命循环的感悟。

最后,“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路途遥远,行人稀少,似乎在询问,在这寂寞中,又有谁能够真正看透世事的明澈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学古思边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

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

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

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

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

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

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

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

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

形式: 古风

泾川送族弟錞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

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

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

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阳祠。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

问我何事来,卢敖结幽期。

蓬山振雄笔,绣服挥清词。

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

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

愧无海峤作,敢阙河梁诗。

见尔复几朝,俄然告将离。

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

叹息苍梧凤,分栖琼树枝。

清晨各飞去,飘落天南垂。

望极落日尽,秋深暝猿悲。

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

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

形式: 古风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

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佳镜宜缓棹,清辉能留客。

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

所期俱卜筑,结茅鍊金液。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