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乐秋辞(其三)

豆花蒙密薤叶肥,康瓠竟上邻家篱,小园抱瓮能灌畦。

庾郎清贫复何屈,每食盘飧二十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气息的画面。豆花茂盛,薤叶丰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康瓠(一种小型水罐)置于邻家篱笆之上,似乎在诉说着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小园之中,持瓮之人勤于灌溉,精心照料着田间作物,体现了农人的辛勤劳作与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庾郎”,可能是指庾信,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感慨。每餐仅食二十七个菜肴,简朴至极,却也透露出诗人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应忽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质朴与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乐秋辞(其四)

鹿皮之翁拥肿馀,牧牛精舍方邻虚,香炉茗碗同安舒。

刳心楞严契妙理,不离一切根尘是。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五)

山僧在山便山处,絺衣粗疏杖手拄,云心无著鹤貌古。

偶尔相过啜新茗,指看月倒秋潭影。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六)

奚肩壶卢客戴笠,蹇驴轻快风习习,云卷波流迹谁蹑。

青溪蒙茸石崭岩,北山之北南山南。

形式: 古风

十二乐秋辞(其七)

风廊稚女工拥彗,阿母桑户勤补缀,淫心舍力知相戒。

一灯入夜话秋雨,灯底阴虫亦尔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