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议移法云兰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幽静的兰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历经千年隐藏在山间深谷。
如果它不离开这寂静的兰若之地,怎么会遇到美丽的乾闼婆神呢?

注释

幽兰:指兰花,因其生长在幽深之处而得名。
佳气:美好的气息或灵秀之气。
千载:千年。
閟:隐藏,封闭。
山阿:山的凹处,山谷。
阿兰若:梵语,意为寂静、远离尘世的地方。
乾闼婆:印度神话中的飞天神,象征美丽和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题为《移法云兰》。诗中“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两句,通过描绘兰花的清雅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美好和追求的赞赏。兰花在中国文化中历来象征着高尚的情操和脱俗的品格,诗人借此抒写个人的情怀和精神追求。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与自己的理想之间可能发生冲突的担忧。这里的“不出”意味着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纯净,不为世俗所动摇。“阿兰若”指的是佛教中的清净之地,暗示诗人希望在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而“岂遭乾闼婆”则是担心如果不能自守,可能会陷入世俗的纷争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高洁与纯净的向往,以及面对复杂社会时保持个性与理想的困难和挑战。王安石作为北宋重要的改革家,其个人情操与政治理念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美妙的体现。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七夕

芙蓉夜涌鳜鱼飔,此夕苕箪来梦知。

为有清虚鸳阁晚,无劳幽诡蝶花滋。

仙人欲下防深漠,苍影翩然入窦湄。

已是明雯星露会,乌啼灯外见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杂咏五首(其一)

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

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杂咏五首(其五)

小雨萧萧润水亭,花风飐飐破浮萍。

看花听竹心无事,风竹声中作醉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杂咏五首(其四)

乌石冈头踯躅红,东江柳色涨春风。

物华人意曾相值,永日留连草莽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