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行

朝登古城口,夕藉古城草。

日落独见长河流,尘起遥观大梁道。

大梁自古号名区,富贵繁华代不殊。

高楼歌舞三千户,夹道烟花十二衢。

合汨轮驺交紫陌,鸣钟暮入王侯宅。

红妆不让掌中人,珠履皆为门下客。

片言立赐万黄金,一笑还酬只白璧。

带甲连营杀气寒,君王推毂将登坛。

弯弧自信成功易,拔剑那知报怨难。

已见分符连楚越,更闻飞檄救鄞郸。

一朝运去同衰贱,意气雄豪似惊电。

杨花飞入侯嬴馆,草色凄迷魏王殿。

万骑千乘空云屯,绮构朱甍不复存。

夜雨人归朱亥里,秋风客散信陵门。

川原百代重回首,宋寝隋宫亦何有。

游鹿时衔内苑花,行人尚折繁台柳。

繁台下接古城西,春深桃李自成蹊。

朝来忽见东风起,薄暮飞花满故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大梁行》描绘了大梁(今河南开封)昔日的繁华景象和历史变迁。诗的前四句通过早晨和傍晚的古城景色,展现了大梁作为古代名城的壮丽与寂寥。接着,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梁的富庶与奢华,如高楼歌吹、烟花繁多,以及贵族们的豪奢生活。

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权力更迭带来的残酷现实,如战争的杀伐、君王的权谋,以及英雄末路的悲凉。大梁的荣华不再,曾经的宫殿如今荒芜,只有杨花、草色和秋风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最后,诗人感慨万千,繁华已逝,人事如梦,只剩下古城遗迹和自然景观,如桃李成蹊、飞花满堤,展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整首诗以大梁古城为背景,寓言了盛衰无常的历史哲理,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蔡州行

蔡州城高高且壮,四十年间兵不向。

旌旗忽乘雨雪入,一夜开门纳兵仗。

请降尽是洄洄军,拒戢不睹牙城将。

鞬橐将军拜道左,绯衣小儿来天上,州人始识裴丞相。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流萤篇

广储六月清无暑,流萤暗逐薰风举。

始见昏连万户星,更看夜照千门雨。

千门万户竞高低,拂槛萦廊乱复齐。

碧莎映水光初迥,绿柳栖烟影乍迷。

水光烟影飞还歇,肯使炎精易沦灭。

带火终须避太阳,含辉却自亲流月。

长信宫中一叶秋,玉阶金阁见萤流。

贵嫔罗扇开香箧,侍女珠帘捲画楼。

谁家怨妇缝缣素,当窗忽见流萤度。

蟋蟀床空宝瑟寒,鸳鸯机暗孤灯暮。

萤飞萤度自年年,却笑明珠按剑前。

莫言腐草无生意,莫道寒灰不再然。

还将斥鴳鹍鹏语,三复庄生第一篇。

形式: 古风

观涨

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诸溪水皆下。

大陆朝迷牛马群,疾雷夜破蛟龙罅。

洪涛冥冥夕风急,白浪闪闪山水亚。

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

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

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

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

恶少迎人争渡喧,父老携幼登城望。

门前秪讶海劫翻,井中暗觉潮声上。

忆昨曾为万里行,洞庭滟滪何渺冥。

鲸吞鳌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

只今忧寐时作恶,闻此终夜令心惊。

旋看雨霁劫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

杂花濛濛夏壖静,细草青青夕洲靡。

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鲂鲤。

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谁为此。

形式: 古风

寄赠张方伯

君侯风神有奇格,秀髯方瞳兼广额。

少年甲第已峥嵘,壮岁功名更辉赫。

长淮之西古蔡州,我侯清风千载沭。

行人尚闻歌叔度,童子犹思迎细侯。

出参方岳声雷动,复道中州又栖凤。

大省才贤岂易推,巨卿名位由来重。

黄河清洛静风埃,少室乔嵩云雾开。

行见虞廷咨岳典,共看商室济川材。

忆昔别公汝水上,太行西来隔千嶂。

抱病还依故里居,有怀空向夷门望。

夷门道接大梁东,车轮日日度春风。

道傍为问南来使,早晚朝端召寇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