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山中诸君子见访

茅舍开扉胜事稠,况携佳客此中游。

妖红落后坚松在,南涧清时野潦收。

林带寒烟如水合,山含晴日似尘浮。

不嫌淡薄幽人趣,欲进藜羹更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简陋的茅屋打开门,好事连连不断,更何况是带着好友在此游玩。
红色的花朵凋谢后,坚硬的松树依然挺立,南边的溪涧清澈时,野外的积水也渐渐退去。
树林笼罩着寒冷的烟雾,像水波荡漾,山峦沐浴着晴朗的阳光,仿佛尘土浮动。
我不嫌弃清淡的生活情趣,想要品尝藜羹,就再多停留一会儿。

注释

茅舍:简陋的房屋。
胜事稠:好事多。
妖红:艳丽的花朵。
坚松:坚硬的松树。
南涧:南边的溪涧。
野潦:野外积水。
寒烟:冷雾。
如水合:像水波荡漾。
晴日:晴天。
似尘浮:像尘土浮动。
淡薄:清淡。
幽人趣:隐士的生活情趣。
藜羹:粗茶淡饭。
少留:稍作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留山中诸君子见访》。诗人以茅舍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茅舍开扉胜事稠"一句,表达了主人对来访客人的欢迎和对山居生活的满足感。"妖红落后坚松在,南涧清时野潦收",通过红花凋零与挺立的松树、清澈溪流的对比,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变换和生机。

"林带寒烟如水合,山含晴日似尘浮",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林间的雾气缭绕和阳光洒落的景象,富有诗意。最后两句"不嫌淡薄幽人趣,欲进藜羹更少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喜爱和挽留之意,希望他们能在此享受简朴而宁静的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读孟子

千载士推无比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趵突泉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

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饯神

击牲酾酒荐明蠲,饤果装香婢仆专。

拣米作糜分糁碗,折篿为箸插芳筵。

儿惊庖下添熏肉,神笑人间用纸钱。

巫祝谓知来岁事,珓杯犹有暂时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