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舍七首(其一)

学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

古来雪埋腰,定知英雄人。

去为百钱游,得酒不濡唇。

惨澹行歌归,仰面东南云。

纷纷过车马,寂若耳不闻。

退坐茆檐底,徒有豪气存。

形式: 古风

翻译

学习道义缺乏恒心,一旦寒冷就容易发怒。
自古以来,大雪覆盖腰身,这定然知道他是位英雄人物。
出门只为微薄的报酬游玩,即使得到酒也不沾唇。
心情凄凉地唱着歌回家,仰望东南方的天空。
车水马龙从身边经过,却仿佛听不见一般。
退回到茅屋檐下,仅存的只有豪情壮志。

注释

欠定力:缺乏恒心、毅力。
一寒:一旦寒冷。
雪埋腰:大雪覆盖。
英雄人:英雄人物。
百钱游:微薄的报酬游玩。
不濡唇:不沾唇,形容节俭或不贪杯。
惨澹:凄凉、阴郁。
东南云:东南方向的天空。
寂若:寂静得好像。
茆檐:茅草屋檐。
豪气:豪放的气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旅舍七首(其一)》,主要表达了诗人学习修道时的内心体验和生活态度。首句“学道欠定力,一寒便生嗔”揭示了诗人修炼过程中缺乏坚定毅力,一旦遇到寒冷就容易动怒的弱点。接下来,“古来雪埋腰,定知英雄人”借用雪中隐士的典故,暗示只有经受住严寒考验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英雄。

“去为百钱游,得酒不濡唇”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求心灵的解脱,即使微薄的旅费也愿意出门,即使买到酒也不忘保持节制,表现了他的洒脱与淡泊。然而,“惨澹行歌归,仰面东南云”,在归途中,诗人虽然表面看似凄凉,但仍然抬头望向天空,流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

“纷纷过车马,寂若耳不闻”则写出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漠视,即使车水马龙,他也仿佛置身事外,心境宁静。最后,“退坐茆檐底,徒有豪气存”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简陋,但仍保持着内心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淡然,以及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160)

敖陶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袁同史丈令赋所欲作醉皓堂诗以为后日数椽张本四老有袁谓乃其远祖云

黄云护灵芝,丈人非独醉。

萧然四鹤发,海鸟眩觞味。

古来闭关人,学道用其意。

滈池未返璧,政欠颓然睡。

仙苗足风露,中有熏心厉。

支颐得一笑,刘郎已为帝。

乾坤重荡涤,奈何前星坠。

昂藏君家老,招唤作许事。

当筵就羽翼,颜色变韶稚。

出山云怡怡,还山云泄泄。

追思千载上,把酒足自慰。

君堂定果耳,或者楼阁气。

是间堪底用,万瓮盛醴齐。

阿戎气如虎,神手了一世。

政宜日无何,雪纻展鹄翅。

高吟紫芝曲,四老恐欻至。

形式: 古风

寄福清翅山舅陈梦寔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禅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毛锥不补万事裂,存者各在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祇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蘼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蚝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形式: 古风

寄题龚立道农隐堂

往闻大龚公,鱼艾照灵寿。

当时从肩舆,门生儿子后。

诗书开似续,文采补耆旧。

数椽上茅茨,基结称广陋。

壁间落宝唾,半是经济手。

坐令农隐堂,赑屃黄姑薮。

我来虽未识,名下已奔凑。

功名何足云,短锸支宇宙。

所忧饭吾牛,刍恶毛角瘦。

木奴擅中州,竹君食千亩。

连车载长腰,横网遮巨口。

人生亦何须,不若巴清妇。

时来食方丈,时去鲑三九。

常恐少微芒,深夜切奎斗。

起家公不难,周汉须佐佑。

敢请益治田,种秫多酿酒。

岁晚沧洲期,许结羊仲友。

形式: 古风

续薄薄酒

薄薄酒,胜斋蔬。粗粗布,胜无襦。丑妻恶妾胜鳏孤。

叱涂呵道驱高车,何如醉归连臂行相扶。

巍冠束带商唐虞,何如北窗散发拥腹千爬梳。

金樽瓦盆酒如一,食芹差可无彫胡。

名尧字孔相号呼,百年蝼蚁同丘墟。

朝为卿相暮匹夫,青黄蚤失沟中枯。

锥利未必贤椎愚,左圆右方徒区区。

不如浊酒三杯对丑妇,荆钗布裙相媚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