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十八)咏废宅

人事已非昔,遗居犹至今。

萧条白昼静,寂寞黄昏阴。

老树集昏鸦,败砌寒蛩吟。

阶空蚯蚓出,壁古苔藓侵。

乾坤多变易,頫仰易销沉。

更无故主居,独有闲人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宅邸在秋日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首联“人事已非昔,遗居犹至今”,开篇即点明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繁华已成过往,而这座宅邸却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此,成为历史的见证。

颔联“萧条白昼静,寂寞黄昏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孤寂。白日虽长,却因无人居住而显得格外寂静;黄昏时分,更是增添了几分阴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氛围。

颈联“老树集昏鸦,败砌寒蛩吟”,通过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如老树上聚集的乌鸦和墙角寒蛩的低吟,进一步强化了废宅的荒凉与荒芜感。乌鸦的聚集和寒蛩的吟唱,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孤独。

尾联“阶空蚯蚓出,壁古苔藓侵”,描绘了废宅内部的细节,空旷的台阶上蚯蚓爬行,古老的墙壁上苔藓蔓延。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自然力量的侵蚀。

最后,“乾坤多变易,俯仰易销沉”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个人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短暂。“更无故主居,独有闲人临”则点明了废宅当前的状态,它不再属于任何特定的人,而是成为了闲散之人偶尔造访的地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废宅为载体,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世事的变迁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微不足道,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十九)咏佛寺

秋气日已佳,况此绀宇寂。

古松荫佛殿,幽花照禅席。

谷虚哭山鬼,林暝啼木客。

风来语梵铃,雨至洒石壁。

长廊独徘徊,萝径自扪历。

时闻孤磬声,云深杳难即。

形式: 古风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二十)咏道院

新秋入琳馆,物意何萧森。

露滴丹灶冷,云护芝房深。

棋声间竹院,箫韶出风林。

千门锁虚寂,石坛昼阴阴。

苔花绣古篆,鹤唳流孤音。

清虚绝尘俗,悠然生道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二十一)咏古庙

古庙知何代,萧萧秋日荒。

丹青既剥落,香火亦凄凉。

怪鸟号深林,饥鼠窜空梁。

残碑土花蚀,蔓草过人长。

蛛丝网破牖,蜗牛上颓墙。

神理有消歇,人事焉足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二十二)咏荒冢

狐兔窜古穴,荆榛长荒丘。

西风吹白杨,疏雨洒松楸。

樵夫朝出歌,牧儿暮来游。

宰木给斧斤,刍荛饱羊牛。

寂寞掩泉台,千古魂幽幽。

更无祭扫人,空馀断碑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