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头莲

种莲老人凿山骨,手移昆明傍石屋。

水光浮碧染灵根,并蒂同生一双玉。

湘江啼竹含清秋,翠环绛佩湘神游。

朗陵一夜德星聚,二子共御陈太丘。

种莲人远莲安在,惟有画图寄遗爱。

倾阳冉冉照春妍,只见葵花不见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种莲老人”的故事,展现了并头莲的美丽与寓意。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种莲老人开山凿石,将昆明湖之水引入石屋旁,使得水光与碧绿相映成趣,滋养着并蒂同生的双玉般的并头莲。湘江边的竹林在清秋时节啼鸣,仿佛是湘神的游荡之地,而朗陵夜间的德星汇聚,象征着两位贤士共御陈太丘,彰显了高尚的品德与智慧。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种莲人”的追忆,虽然人已远去,但并头莲如同一幅画图,寄托了种莲人的遗爱。阳光缓缓洒下,映照出春天的美丽,却只能见到葵花,而不见那曾经并肩生长的并头莲。这不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暗含了对并头莲不朽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种莲人高尚品格的敬仰。整首诗通过并头莲这一意象,寓意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22)

钟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字:仲实
  • 籍贯:明广东崖州
  • 生卒年:?—1544

相关古诗词

春寒

章江二月寒未了,江中波浪连昏晓。

筱帘高捲万家春,归鸿影里青山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筱]韵

龙泉书院

漓江悠悠向东注,崇冈盘回如凤翥。

城西一曲藏深坳,中有幽人读书处。

书中奥义谁能寻,茫茫玄壤同高深。

禹畴羲画混一道,玄机湛湛归灵襟。

读书岂为图温饱,万事无如读书好。

瑾瑜在璞崖不枯,草木漫山总光耀。

倦来徐步临江浔,呼童挈网遮紫鳞。

鳞游深水不可得,大笑不如公子任。

何如洗心日与圣贤对,糟粕中间饫真味。

豁然妙契已忘言,独驾长风出尘外。

形式: 古风

赠少参王本一本一以公谴谪戍吾璚上谒军门予适守苍梧道过与语甚悦且闻其善书因求写梧山书院四字及敬义字皆有矩矱临别谓予宜有赠什予归急草古风一章未及脱稿而舟已发矣人便因附寄申意

梧城六月漓江涨,有客乘舸溯流上。

邮亭过语汗浃衣,细雨蛮烟共惆怅。

仕当河洛家秦关,乃自西北来东南。

直道动与世情迕,霜蹄暂蹶中何惭。

前年谪来余吏部,君今复践琼台路。

胡为海上一丹丘,连屈双贤踵高步。

鲸波浩溔乾坤浮,坡翁曾此跨鹤游。

飘飘仙驭不可絷,江山遗迹留千秋。

明珠在渊光闪烁,松筠不共凡英落。

圣主怜才意未央,赐环今下经纶阁。

形式: 古风

赠司理李君之南安

我昔滥竽两浙宪,君在秋曹曾识面。

西江右辖曾几时,君来幕下相追随。

星霜倏忽五六载,君已乔擢南安推。

南安雄据梅关路,广南视之若门户。

昔贤司理著高名,台存风月人争慕。

桁杨卧庭嚣讼稀,诗书万户临清溪。

丈夫志趣会有定,举头肯负苍天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