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一首送韦城主簿欧阳君

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隅。

洋洋乎,美哉水,我送之子,至于新渡。

念彼嵩雒,眷焉西顾,之子于迈,至于白马。

白马旧邦,其构维新,邦人流涕,画舫之孙。

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先生遗民,之子往字。

形式: 古风

翻译

多么美好的水啊,浩渺无边,我怀念先生,将他送到城角。
浩渺的水啊,多么美好,我护送他,直到新的渡口。
想起那嵩山洛水,心中向西回望,他踏上旅程,直奔白马城。
白马之城,虽旧但焕然一新,乡亲们泪流满面,他是画舫后裔。
看他嘴上胡须,依旧继承了家族特色,先生的遗民,他去那里书写新的篇章。

注释

水:形容水势盛大。
先生:指尊敬的人。
城隅:城角。
新渡:新的渡口。
嵩雒:嵩山和洛水。
白马:地名。
白马旧邦:白马城历史悠久。
构维新:新建或革新。
流涕:流泪。
画舫之孙:画舫家族的后代。
口髯:嘴上的胡须。
遗民:遗留下来的民众。
往字:前往并留下事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怀念和赞美自然景观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或尊长的深切思念。"美哉水,洋洋乎,我怀先生,送之子于城隊"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水的浩瀚与悠远正如诗人的情感绵长而深沉。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地点的描写,如新渡、嵩雒、白马等地名,使得景物与情感交织,增添了诗歌的情境和意象。"念彼嵩雒,眷焉西顾"表达了诗人在思念之时,不禁回首往事的神态。

"邦人流涕,画舫之孙"一句,则透露出诗中所送之子与众人的情感联系,既有个人对故人的怀念,也有集体对尊长的敬重。"相其口髯,尚克似之"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刻画。

最后,"先生遗民,之子往字"一句,提及了诗人所送之子的离去和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这不仅是对个体的怀念,更是对整个时代的回响和传承。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融,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予昔少年日,气盖里闾侠。

自言似剧孟,叩门知缓急。

千金已散尽,白首空四壁。

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妻孥真敝屣,脱弃何足惜。

四大犹幻座,衣冠矧外物。

一朝发无上,愿老灵山宅。

世事子如何,禅心久空寂。

世间出世间,此道无两得。

故应入枯槁,习气要除拂。

丈夫生岂易,趣舍志匪石。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形式: 古风

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散郎亭

法花下有散郎亭,老树荒崖如有情。

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柏家渡

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鸟乐。

欲因新月望吴云,遥看北斗挂南岳。

一梦愔愔四十秋,古人不死终未休。

草舍萧条谁与语,香风吹过白蘋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