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圣皇太后挽词(其二)

圣孝攀慈范,神游冀少留。

重明缘积庆,阴德在贻谋。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礼优。

白云何处去,雪涕望嵩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挽词以哀悼的笔触,深情地缅怀了慈圣皇太后的美德与深远影响。文彦博通过“圣孝攀慈范”,开篇即点明了慈圣皇太后作为典范的崇高地位,其孝顺与慈爱如同圣人典范,令人景仰。接着,“神游冀少留”一句,表达了对慈圣皇太后离世的深切哀痛,希望她的灵魂能稍作停留,以慰人心。

“重明缘积庆,阴德在贻谋”两句,赞美了慈圣皇太后不仅以其光明正大的品德照亮了家族的荣耀,更在于她深邃的德行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谋略与启示。这种德行与智慧,是她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如同明灯照亮未来的道路。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礼优”则进一步描述了慈圣皇太后在处理家族事务时的仁慈与智慧。她遵循礼仪,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展现了深厚的恩泽与高超的治理艺术。这种恩泽与治理,既体现了对家族成员的关爱,也展示了她对传统礼制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最后,“白云何处去,雪涕望嵩丘”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对慈圣皇太后逝去的哀思与怀念。白云飘渺,象征着慈圣皇太后灵魂的远去;而“雪涕”一词,则生动描绘了人们在她离去时的泪水如雪般纷飞,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之情。同时,将目光投向嵩丘,寄托了对慈圣皇太后永恒怀念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慈圣皇太后美德、智慧、仁慈以及深远影响的赞颂,不仅表达了对她的哀悼之情,也展现了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永恒怀念。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圣皇太后挽词(其三)

榆輴渐出金门远,兰膳深悲玉座空。

奕叶舜华推至孝,前朝文母继清风。

柏城郁郁依嵩北,石阙隆隆镇洛东。

白发老臣何以报,日期西去扫山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英宗皇帝挽词(其一)

乾德符亨会,天飞出庆宁。

继明光五叶,启圣协千龄。

方保瑶图永,俄悲玉殿青。

定知迁宝座,还集太微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英宗皇帝挽词(其二)

厥初丕命集,咸庆长君贤。

恭俭敦尧德,忧勤损舜年。

象耕苍野地,龙御鼎湖天。

帝锡宣英号,鸿休耀信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英宗皇帝挽词(其三)

在隐推龙德,重明协帝华。

蓼萧均泽及,四海詟威加。

就日心方切,腾天驭已赊。

攀髯不可跂,泪目送云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