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叔恭

负笈担簦计已灰,归来萧寺掩莓苔。

呼猿别涧曾抛果,放鹤他山得看梅。

樵径雪晴芒屩出,江桥风熟布帆开。

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所作的《赠叔恭》诗,描绘了主人公归隐后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宁静的意境。

首联“负笈担簦计已灰,归来萧寺掩莓苔”,以“笈”和“簦”象征求学与远行,暗示主人公曾经有过追求功名利禄的岁月,但如今心志已变,选择归隐于萧寺之中,门前的莓苔被轻轻掩上,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颔联“呼猿别涧曾抛果,放鹤他山得看梅”,通过“呼猿”、“抛果”、“放鹤”、“看梅”等动作,展现了主人公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猿猴在山涧中嬉戏,主人公曾投掷果子与之互动;而放飞的鹤则在远处的山头自由飞翔,主人公得以欣赏梅花盛开的美景,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颈联“樵径雪晴芒屩出,江桥风熟布帆开”,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归隐生活中的日常场景。雪后的山路,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主人公穿着草鞋走出,踏上江边的桥梁,微风吹拂,船帆缓缓展开,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而自在,仿佛与世隔绝,远离了尘嚣。

尾联“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生活的反思,意识到身外之事虽多,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仅一杯清茶或一汪静水便足以。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其从追求功名到回归自然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119)

善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僧。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 字:无住
  • 号:云屋

相关古诗词

山中

寂寥空谷久相容,行道何须向别峰。

山腹引泉因煮茗,岭头乘雨为栽松。

倚天杰阁巢灵鹤,彻海澄潭卧毒龙。

樵客岂能知住处,草堂终日白云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秋居

栖迟寄穷巷,不异住荒村。

寒草生枯树,秋苔上败垣。

众山皆绕郭,一水独当门。

抱瓮非吾事,乘閒学灌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秋日野望

寂历村桥畔,夷犹野望时。

路长征骑疾,风定去帆迟。

城晚牛羊下,天秋草木衰。

数声何处笛,渺渺隔烟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隐者

生无轩冕志,老不释渔竿。

对食惭周粟,纫衣尚楚兰。

江城犹雨雪,花柳政春寒。

穷达皆由命,初非行路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