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对友情深厚和报国之志的诗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与忧思。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文人墨客在船上吟诗作赋的情景,而在郑西则是朋友们分手时的依依不舍和泪水长流,这些都是对友情深度刻画。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尚未能够实现为国尽忠的愿望而感到惭愧,同时也充满了对远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这里则是写到诗人在官舍中感受到了时光易逝,年事渐老,而独自一人在寺庙中的楼阁看见飘落的雪花,不禁思念起曾经与之共度时光的人。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阅读《易经》的想象,同时也表示了自己对于外界的诱惑和打扰选择了拒绝和沉默。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自我选择。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

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

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

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

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

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

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漫去乡。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

近从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