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

近从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

《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最近我从章子那里听说,他苦于商人们期盼你到来。
游说者如果有灵,也会因直言而感到惭愧,长久隐居的老翁已厌倦了平凡的才能。
异族语言只能勉强交流姓名,那里的风俗无法辨别脖子和脸颊。
《答策》的内容不适合这里,向上书请求免除职务又能怎样呢。

注释

章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苦道:苦苦诉说。
商人:可能指期待诗人的人。
望汝来:期盼你的到来。
惭直道:因直言而感到惭愧。
逋翁:隐居的老翁。
凡才:平凡的才能。
夷音:异族语言。
瘿俗:指有特殊风俗的地方。
颈腮:脖子和脸颊。
《答策》:可能指诗人的作品或答复。
宜落此:适合这样的环境。
上书求免:向上书请求免除职务。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似乎正处于病中,听说朋友或同僚章子有重要消息要告知,但由于自身的处境和身体状况,感到十分苦恼,因为无法亲自前往。诗中的“渠说”、“商人望汝来”表达了这种期待与无奈。

“说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谦和对朋友的仰慕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下层,但内心充满了高洁的情操,对于世间的才能看得很淡。

“夷音仅可通名姓,瘿俗无由辨颈腮。”这里可能是在形容语言不通或是地方口音难懂,使得交流困难。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的孤立感。

最后两句“《答策》不堪宜落此,上书求免亦何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自前往的无奈,以及即使想写信请求解脱也感到困惑和无助。整首诗通过对病中境况的描述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

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那。

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

风飙助凝冽,帏幔困掀簸。

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

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

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

西邻歌吹发,促席寒威挫。

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

人欢瓦先融,饮隽瓶屡卧。

嗟予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欲为后日赏,恐被游尘涴。

寒更报新霁,皎月悬半破。

有客独苦吟,清夜默自课。

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

何当暴雪霜,庶以蹑郊、贺。

形式: 古风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其一)馈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綵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其二)别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