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笛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优美的箫韶乐曲连续演奏,音韵凄凉而激昂,虽然曲调高雅,却不让人感到哀伤。
然而在寂静的村庄明月之夜,突然传来的一声牛笛,却让人心碎断肠。

注释

箫韶:古代的一种音乐,常用来形容优美的乐曲。
九奏:指乐曲的多次反复演奏,表示乐曲的丰富和悠长。
凄锵:形容声音凄凉而激昂。
调不伤:指乐曲虽高雅,但并不使人感到悲痛。
孤村:孤独、偏远的村庄。
明月夜:明亮的月光下的夜晚。
牛笛:用牛角制成的笛子,这里代指乡村的音乐。
断人肠:形容情感极为悲伤,触动人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月夜景象,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声音和寂静的环境,表达了独特的情感体验。"箫韶九奏韵凄锵"中,“箫韶”指古代的一种乐器,其声音在这里被描绘为九曲之声,每一曲都带着凄凉的韵味,但即便如此高亢的旋律也没有出现不和谐的地方。这样的比喻强调了音乐的美妙与震撼人心。

"曲度虽高调不伤"则是对上句的进一步阐述,说明尽管乐曲达到很高的音阶,但依然保持着完美的和声,没有丝毫破绽。这里的“曲度”指音乐的旋律,“调不伤”表达了音乐之美。

然而,在这之后,诗人却转向了对月夜景象的描写:"却见孤村明月夜",突出了一个与先前乐器声相对比的宁静场景。这里的“孤村”给人以寂寞和偏远之感,而“明月夜”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来表达清澈、宁静和孤独情怀的一种意象。

最后一句"一声牛笛断人肠",通过一个突兀的牛笛声响彻了这宁静的夜晚。"牛笛"是牧童所吹的乐器,它的声音粗犷而充满乡土气息。而“断人肠”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声音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音乐与自然景物、静谧与突兀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起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饮散呈主人

梦觉笙歌散,空堂寂寞秋。

更闻城角弄,烟雨不胜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官庄

谁氏园林一簇烟,路人遥指尽长叹。

桑田稻泽今无主,新犯香醪没入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二首(其一)

本期同此卧林丘,榾柮炉前拥布裘。

何事却骑羸马去,白云红树不相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宜君县比卜居不遂留题王秀才别墅二首(其二)

明月严霜扑皂貂,羡君高卧正逍遥。

门前积雪深三尺,火满红炉酒满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