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归故里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

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

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

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

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

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

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

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

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

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被执归故里》,表达了他被俘后历经磨难,最终回到故乡的感慨。诗中以苏武和管宁的典故自比,强调个人命运的变迁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人感叹自己生于不幸之时,家国破败,漂泊多年,感到愧对前贤。他以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寓言自己重归故土,却因身份变化而羞于见父老乡亲。诗中流露出智者理解他的耻辱,愚者嘲笑他的顽固,但也有人认为他的选择高尚。诗人认为,人生短暂,但精神品质如一寸丹心,应如金石般坚定。他追求仁德,虽遭困厄,无怨无悔。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内心苦痛与坚韧精神的佳作。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将入武陵二首(其一)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青史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将入武陵二首(其二)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官亭

漫道诗书债未偿,满身枷锁梦魂香;

可怜今夜官亭月,无数清光委路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放歌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沈兮陵谷崩!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予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

方壶圆峤兮,聊税驾以埋名;

岂神龙鱼服兮,罹彼豫且之罾!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维彼文山兮,亦羁绁于燕京;

黄冠故乡兮,非予心之所欣。

欲慷慨以自裁兮,既束缚而严更;

学谢公以绝粒兮,奈群诼之相并!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

忆唐臣之嚼齿兮,视鼎镬其犹冰!

念先人之浅土兮,忠孝无成;

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已矣乎!

荀琼、谢玉亦有时而凋零,予之浩气兮化为风霆,余之精魂兮化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乎箕子之贞;

若以拟夫「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