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扬州感旧》,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往昔扬州城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往日芜城困”,以“芜城”点出扬州曾有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暗示扬州城昔日的困顿状态。接着,“君臣总不知”一句,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对国家危难视而不见的批评,暗含对君臣失职的谴责。
“频飞丞相疏,不遣靖南师”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朝廷内部的矛盾与无能。频繁上奏的丞相未能得到应有的支持,派遣南征的军队也未得到及时响应,反映了朝廷在面对危机时的无力与混乱。
“蓟北天崩后,江南穴斗时”两句,通过时空转换,将北方的战乱与南方的动荡联系起来,展现了全国性的动乱局势,同时也暗示了扬州作为南方重镇,同样遭受了战争的摧残。
“血书三四纸,读罢泪如丝”结尾两句,以具体形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哀悼。三四张写满血书的纸张,象征着无数生命的牺牲与悲痛;读罢之后,诗人的眼泪如丝线般流淌,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生命损失的深深惋惜与悲痛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扬州往事的回顾,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反思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