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忠庙

睢阳一死重山丘,庙食千年镇海陬。

完节在天应独付,英魂随地可同游。

萧萧落木阴风起,黯黯寒云杀气浮。

野老日来谈往事,犹疑作客过中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双忠庙》由明代诗人刘志遁所作,通过对双忠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缅怀之情。

首联“睢阳一死重山丘,庙食千年镇海陬”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概述了双忠庙所纪念的历史人物的英勇牺牲及其后人对其的永久纪念。这里,“山丘”象征着英雄的墓地,“庙食”则表示了后世对英雄的祭祀与追念,而“千年”和“镇海陬”则强调了这种纪念活动的长久性和深远影响。

颔联“完节在天应独付,英魂随地可同游”进一步阐述了英雄精神的永恒性。通过“完节”(完成节操)和“英魂”(英雄的灵魂),诗人表达了英雄们高尚品质与不屈精神超越时空,即使在天堂也能与凡人共游的理念,体现了对英雄精神的崇高颂扬。

颈联“萧萧落木阴风起,黯黯寒云杀气浮”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壮的氛围。落叶飘零、阴风阵阵、寒云密布,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双忠庙周围的环境,也暗喻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事迹的沉痛回忆。

尾联“野老日来谈往事,犹疑作客过中州”则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展现了双忠庙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如何被世代传颂。通过“野老”(乡村老人)日常谈论英雄事迹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英雄事迹的疑惑与思考,进一步强化了双忠庙作为历史见证与精神寄托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英雄的英勇与高尚,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收录诗词(2)

刘志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忠新庙

双庙岧峣不可攀,新祠高起并文山。

三仁许国原同体,十载栖神共此间。

俨见冠裳云际落,翻疑剑佩月中还。

沁园况有留题在,续笔何人点半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凤台凉月

练江萧洒净环城,凤去台空月自明。

登览每乘秋日霁,咏歌常揖晚风清。

香消篆火添云母,露湿琴书泻水晶。

归客满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曲水流杯

踏破苍苔一径幽,昔时曾有八仙游。

山中遗迹丹砂在,石罅通泉九曲流。

清泚一窥毛发动,流霞半酌羽觞浮。

夕阳西岸催归骑,胜境何妨一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凤台凉月

忆昔台端集凤凰,至今遗迹仰高冈。

一轮光溢琼霜净,万籁声稀白露瀼。

天上灵娥原有药,人间仙客祇分香。

孤高不尽团团意,留照庭前菊愈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