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祀南郊和李学士韵二首(其一)

帝乘法驾即南郊,夹仗旌旗杂羽旄。

日月并行黄道迥,三辰环拱紫坛高。

皇心奕奕承天贶,玄象熙熙答圣劳。

欲吐妍辞誇懿典,愧如扬马涉风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南郊举行祭祀大典的壮观场景。首句“帝乘法驾即南郊”,开篇即点明了皇帝庄严出行至南郊进行祭祀的情景,法驾代表了皇家的威严与神圣。接着,“夹仗旌旗杂羽旄”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祭祀现场仪仗队列的宏大与庄重,旌旗与羽毛装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厚的仪式感。

“日月并行黄道迥,三辰环拱紫坛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将太阳与月亮并列于广阔的黄道之上,象征着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同时,三辰(日、月、星)围绕着高耸的紫坛,不仅体现了宇宙秩序的完美,也寓意着皇帝作为人间之主,受到上天的庇佑与支持。

“皇心奕奕承天贶,玄象熙熙答圣劳”则进一步揭示了皇帝祭祀的目的与意义。皇帝的心怀光明,接受天赐的恩泽,而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上天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出他为国为民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皇帝的虔诚与智慧,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欲吐妍辞夸懿典,愧如扬马涉风骚”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宏大的祭祀场面,想要用华美的言辞来赞颂这一盛事,却感到自己难以企及古代文豪如扬雄、司马迁等人的文学成就,流露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皇帝与上天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礼仪、宗教信仰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39)

雅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琥字正卿。尝家於衡鄂,登天历第。初名雅古,文宗御笔改为,授奎章阁参书。至元间,行中书,调选广西静江府同知。比上其名,中书正奏授高邮。时广西多寇盗,而琥母老,即移家归武昌待次。马中丞伯庸作序送之,朝士因各为歌诗以美其行,傅广文与砺有句云:“忽闻除书双及门,老亲白发生颜色。”後历官至福建盐运司同知

  • 籍贯:可温

相关古诗词

观祀南郊和李学士韵二首(其二)

万户絪缊宝篆香,五云飞处望龙章。

旌旗向日珠玑莹,伞扇迎风锦绣张。

玄衮有文皆黼黻,彤盘无燎亦荧煌。

相承礼乐真儒事,阿阁新巢有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李氏园

金谷繁华转眼非,国亡台榭尚依稀。

荼蘼向日飘香雪,蛱蝶随春弄粉衣。

抚景忽惊人易老,赏心浑与世相违。

花前惆怅流觞缓,欲问东君借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挽阔里吉思丞相稷山公

五朝勋业著边陲,许国宁辞百战归。

海上楼船闻鼓角,辽东华表识旌旗。

青门圃废多秋草,绿野堂空半夕晖。

欲采蘋芳酹椒酒,临风惆怅独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挽张上卿开府真人

弭节扶桑泛海槎,振衣尘世读《南华》。

汉时河上仙翁传,晋代山中宰相家。

鹤去玉棺藏宝剑,龙乘金鼎护丹砂。

芙蓉千骑层城路,楼观参差隔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