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副枢吴谏议寄题广化寺东轩

净居高出四禅天,更对伊嵩辟广轩。

塔耸千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

我有草堂南涧口,一回西望一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雅脱俗的佛寺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广化寺东轩的壮丽与宁静之美。文彦博以“净居高出四禅天”开篇,巧妙地将广化寺置于超凡脱俗的境界之中,暗示其精神上的崇高与超越。接着,“更对伊嵩辟广轩”,进一步强调了寺宇的地理位置之优越,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

“塔耸千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佛塔在繁花簇拥中挺立于鹫岭之巅的壮观景象,另一方面则以“舟浮一叶上龙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则将视角转向更为细致的自然景观与听觉体验。云雾缭绕中的古木,与危栏相映成趣,而远处村落传来的稀疏钟声,更添了几分禅意与宁静。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最后,“我有草堂南涧口,一回西望一销魂”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广化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深深眷恋之情。草堂南涧口,既是诗人的居住之所,也是他心灵的归宿。每当西望此景,便能感受到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化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的独特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伏睹致政太傅侍郎答枢密谏议留题斋阁诗依韵和呈(其一)

三朝光辅仰耆年,谢政归来作散仙。

筑室尚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清谈倾座簪缨盛,綵服趋庭子舍贤。

公伴赤松应念我,早教西去老伊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伏睹致政太傅侍郎答枢密谏议留题斋阁诗依韵和呈(其二)

华颠相顾最相亲,同是三朝二府人。

曾忝政堂陪大论,又叨枢筦继清尘。

我惭蒲柳衰残质,公称夔龙强健身。

把酒观言兼恋德,春晖不觉渐西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雪景图

梁园深雪里,更看范宽山。

迥出关荆上,如游嵩少间。

云愁万木老,渔罢一蓑还。

此景堪延客,拥炉倾小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副枢蔡谏议植山芋

平台山芋传区种,久饵能令玉寿延。

欲长深根培客土,便期珍味荐宾筵。

吴莼顿觉名称减,楚芰须惭嗜好偏。

况是丹头推绝品,百金供费亦宜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