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枕上有感二首(其一)

尼山拜了又何求,驰骛中原作壮游。

泰岱峰头观日出,汶阳城外看河流。

朝吟阚县蚩尤冢,暮醉新州太白楼。

从此不消删白发,留归江上对眠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奕所作,名为《新州枕上有感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胸襟与情操,以及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

"尼山拜了又何求" 表示诗人在尼山礼拜后,对世间的欲望已经释然,心境达到了超脱物外的一种境界。"驰骛中原作壮游" 则显示出诗人对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的向往,以及他胸怀壮志,渴望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进行一次壮观的旅行。

接下来的"泰岱峰头观日出" 描述了诗人登上泰岱之巅,观赏日出的壮丽景象,这种景象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充满了生命和希望的力量。紧接着的"汶阳城外看河流" 则是诗人在汶阳城外,静观江水的流动,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

"朝吟阚县蚩尤冢" 表示了诗人的学识与情怀,他不仅游历于自然之中,也沉浸在历史文化的回忆之中,早晨吟咏着古代英雄的墓冢,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暮醉新州太白楼" 则描绘出诗人在晚上于新州的太白楼畔饮酒至醉,放松身心,与自然和历史对话。

最后两句"从此不消删白发,留归江上对眠鸥" 表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他表示从今以后,不再为世俗的烦恼而白发蒸蒸,他愿意留在江边,与自然和谐共处,哪怕是与那些栖息于水中的鸥鸟一同入睡。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彭泽新县靖节祠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小蒜岭

西风策策麦花凉,重把新诗自品量。

禽不为人音自好,路因无驿里偏长。

百年白发空前辈,两载黄花笑异乡。

归去玉琊牢闭户,莫教旧隐姓名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北固亭

杜老当年识恨遗,与天争汉死奚疑。

伏羱犹忆分三日,老骥空悲混一时。

往事竟随东逝水,新题全是北来诗。

如今多景楼头酒,免得诸公赋黍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池州邮亭

驿堠珠连辏北燕,西风落日几枝蝉。

唐仪汉令碑上下,楚馆秦邮世后先。

新柳不知迎送事,短藜聊信去来缘。

如今亭长皆民尹,那复圯桥更授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