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留山阳

茫茫南国遍旌旗,九日明朝有所思。

元亮暮年书甲子,灵均初度忆庚寅。

鱼龙寂寞秋江阔,豺虎从衡客路危。

归去白云堪共卧,万山深处结茅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初度留山阳》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画面。

首联“茫茫南国遍旌旗,九日明朝有所思。”以“茫茫南国”开篇,营造出辽阔而深远的背景,接着点出“九日”,即重阳节,引出诗人的思绪。诗人站在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上,思考着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

颔联“元亮暮年书甲子,灵均初度忆庚寅。”引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屈原(字灵均)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分别代表了隐逸与忧国忧民的精神。元亮在晚年书写甲子,意味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灵均在初度时回忆庚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体验。

颈联“鱼龙寂寞秋江阔,豺虎从衡客路危。”运用了鱼龙、秋江、豺虎等自然与动物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江广阔、野兽出没的景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险阻。同时,“鱼龙寂寞”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尾联“归去白云堪共卧,万山深处结茅茨。”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白云之间安眠,在万山深处建造茅屋,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一愿望既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答淮上翁二首(其一)

风雨凄凄战客衣,长淮东去雁南飞。

碧山学士老复老,芳草王孙归不归。

尊酒细论悲昨梦,囊书空负笑前非。

木奴千辈侯千户,早晚应须赋式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答淮上翁二首(其二)

京江语别十三春,宇宙茫茫几战尘。

客路秋风欺白发,阴房夜雨湿青燐。

杖藜叹世悲谁子,悬印朝天少故人。

回首鹿门思旧隐,荒坟宿草更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怀林绍先三首(其一)

长淮滚浊澜,春半尚严寒。

久客愁无寐,怀人醉不欢。

读书狂李白,忘事老师丹。

何日归林下,悠然饭一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怀林绍先三首(其二)

岁岁苦担簦,飘然云水僧。

星霜变玄鸟,天地有青蝇。

留滞慵僮仆,怀归畏友朋。

求田端有暇,谁复问陈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