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三)

五年消受晚花香,蹇子相于画锦堂。

每对琴尊怀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

龙荒谪宦依骚雅,鳀国词人奉霸王。

凄绝恒心园里客,吟笺飞度万羊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施士洁在晚年移居棉兰时的心境与感慨。首句“五年消受晚花香”以细腻之笔描绘了诗人历经五年时光,终于得以享受晚春之花的香气,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宁静美好的向往。

“蹇子相于画锦堂”一句,通过“蹇子”这一形象,可能暗指诗人自己或与友人的关系,与“画锦堂”形成对比,既展现了生活的奢华一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

“每对琴尊怀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在更早时期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其中,“北海”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理想,“金王”与“元方”则分别指向古代的文人典范,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

“龙荒谪宦依骚雅,鳀国词人奉霸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与理想追求。通过“龙荒谪宦”与“鳀国词人”的角色设定,诗人自比为远离尘嚣、坚守文学理想的文人,同时“奉霸王”一词,可能暗含着对权力与理想的矛盾态度,体现了诗人既渴望自由创作,又对现实政治有所顾忌的心态。

最后,“凄绝恒心园里客,吟笺飞度万羊肠”两句,以“恒心园里客”自喻,强调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创作热情的决心。“吟笺飞度万羊肠”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但即便如此,诗人的灵感与才华依旧能够穿越重重障碍,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与理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文情怀,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创作的期许,充满了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0)

施士洁(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讳应嘉。是施琼芳的次子;二祖父施菁华,由福建省泉州市晋江西岑村“移居台南”。生于清咸丰五年乙卯(1856年)。六岁能属对,有触类旁通之妙。所以未冠之时,便举秀才。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他二十一岁,赴省参加秋试,中了举人;翌年,二十二岁,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上京都参加春试,中了三甲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因为他无意仕途经济,不久使辞官回归

  • 字:沄舫
  • 号:耐公
  • 籍贯:晚署定惠老
  • 生卒年:1856—1922

相关古诗词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四)

欲寻净土羼遗民,奈此泥犁黑劫沦。

东海昔年迟蹈我,北山今日恐驱人。

坡翁抵死居无竹,老子平生患有身。

万古阎浮诗冢在,蘧庐天地一微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彰化客次逢月樵归后却寄

青山远入云,春鸟鸣高树。

客来坐弹棋,静中香一炷。

十载卧蓬蒿,领略幽閒趣。

人世等蜉蝣,百年几朝暮。

王侯裈中虱,富贵草头露。

俯仰感万端,存没念亲故。

偶作汗漫游,与子获相遇。

握手话襟期,登临恣盼顾。

悬磴罥丹霞,沧洲点白鹭。

对此放狂歌,应有江山助。

形式: 古风

郑香圃兄续弦赋此以贺

洞房花烛瑞光腾,春色洋洋妙趣生。

弹罢瑶筝重鼓瑟,宜家宜室乐和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游大窟湖仙洞即景并记(其一)

欲下山来未忍归,风光世外想非非。

荡胸无际婆娑海,万里银涛咽夕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