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不弹贡禹冠,不结萧朱绶。

几处移家任转蓬,半生失路唯耽酒。

兔园挟策也徒然,欲逐长沮学种田。

秋风四面相如壁,旧物空馀子敬毡。

异乡沦落无朋友,论交昨日今何有。

误将偃蹇对时人,岂谓新知不忠厚。

万事萧然一布衣,白头梦想故山薇。

抱琴欲奏猗兰曲,目送云天一雁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感怀》诗,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抒发为主要内容,展现了诗人的落魄与无奈。首句“不弹贡禹冠,不结萧朱绶”表达了诗人放弃仕途,不再追求官场功名的决绝态度。接下来的“几处移家任转蓬,半生失路唯耽酒”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借酒浇愁的生活状态。

“兔园挟策也徒然,欲逐长沮学种田”暗含诗人对知识无用、归隐田园的感慨,与古代隐士长沮相比,显得尤为寂寥。“秋风四面相如壁,旧物空馀子敬毡”则寓言了诗人身处困境,身边仅有的也只有昔日友人遗留的物品。

“异乡沦落无朋友,论交昨日今何有”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失去了往日的朋友,孤独无依。“误将偃蹇对时人,岂谓新知不忠厚”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以及对自己坚持原则而被人误解的无奈。

最后两句“万事萧然一布衣,白头梦想故山薇”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隐居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怀抱琴瑟,却只能目送孤雁远飞的寂寥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王恭在仕途失意后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偶书

片善不敌金,万言一杯水。

谁为枯鱼叹,邈矣南华子。

今人结交希结心,古人贵义轻黄金。

麦舟与人不复见,捐廪轻囷何处寻。

形式: 古风

送别曾伯刚归青浦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

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

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

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

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

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

形式: 古风

题岐阳郑彦林家藏五马出浴图

天皇雪消冰始开,天寒赐浴皆龙媒。

奚官剪拂荷君宠,为惜流沙大苑种。

房精夜照荣河水,灵物蜿蜒尽飞起。

春雷十日绕龙池,赤骠骅骝电光里。

唐家天上宴连枝,花萼楼前初鞴时。

红缨并逐仪鸾去,七旒双旌何足奇。

形式: 古风

送林七洙省亲之休宁

无诸城头春雪飞,臈酒未醉缝春衣。

独怜游子江东去,正值关河雁北归。

江东远树徽州出,羡尔王浑得官日。

白首虽寒博士毡,多才已判文衡笔。

前年买棹问平安,南浦东江正采兰。

新安到后枇杷熟,闽徼归时络纬寒。

还家三径秋声早,故垄松楸不堪扫。

有泪空悲二弟殇,多情更忆双亲老。

兹别蹉跎几度霜,频将飞梦绕高堂。

沙头见月长回首,天畔怀儿更断肠。

儿今亦是儒林秀,寺簿云孙少卿后。

玉堂文献故家声,鱼佩金龟虎头绶。

鲤也青年曾过庭,诵诗三百未成名。

担簦别墅稀同调,记室王门得从兄。

青骊又指宁家处,不比王阳去时路。

山城小店越人烟,夜火残钟楚关树。

千里迢迢候起居,家人日夕念双鱼。

到时早觅新安使,兼寄皆山樵者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