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

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

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风轻水初绿,日迟花更新。

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

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

戒兹游衍乐,书以示群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正值元宵佳节,正值暮春时节。
忆起兰亭集会,传递金人象征权力。
微风轻拂水面,花朵在阳光下慢慢绽放。
天象运行有序,皇朝治理详尽陈述。
常持谦逊节俭,保持心灵纯净。
警惕过度游乐,写下此诗告诫群臣。

注释

佳节:节日。
上元:元宵节。
芳时:美好的时光。
暮春:春天末期。
流觞:古代饮酒游戏,把酒杯放入流水让其漂流,取到的人饮酒。
兰亭:著名的文化遗址,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金人:古代象征皇权的铜人。
风轻:微风轻柔。
水初绿:水面刚刚泛起绿色。
日迟:太阳升起较晚。
花更新:花朵更换新的一轮盛开。
天文:天文学。
昭回:指星辰运行有规律。
皇道:帝王之道,治国之道。
敷陈:详细阐述。
恭己:谦逊自持。
从俭:节俭。
清心:保持心境清静。
保真:保持真实。
游衍:游乐过度。
书以示:写下来告知。
群臣:朝廷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元翰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上巳节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他对于君主圣德的颂扬。

“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喜庆而又淡雅的氛围,上巳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里已经是春季末期,万物皆已繁盛。

“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作者似乎在回忆过去的某个场景,或许是在兰亭中畅饮,或许是在传递着象征权力的金剑。这里的“金人”可能指的是守卫皇宫的金装守卫。

“风轻水初绿,日迟花更新。”这是对春末时节的一种描写,轻柔的风,刚开始变绿的水面,以及在悠长的阳光下不断开放的花朵,都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君主德政的赞誉,“天文”可能指的是星象或是祥瑞之兆,“皇道”则是指帝王之道。诗人通过这些词汇,强调了君主统治下的和谐与正义。

“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节俭的追求,以及保持内心纯洁的决心。这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戒兹游衍乐,书以示群臣。”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告诫自己要警惕那些轻浮奢侈之乐,同时通过书写来传达这一理念给其他官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风貌。

收录诗词(7)

崔元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鹏。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

  • 字:以行
  • 籍贯: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
  • 生卒年:729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

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形式: 古风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形式: 古风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郎丞公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献公佐诗

破额幞头衫也穿,使君犹许对华筵。

今朝幸倚文章守,遮莫青蛾笑揭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