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形式: 古风

注释

岫:峰峦。
觞:盛满酒的杯。
亦泛指酒器。
簪绂:冠簪和缨带。
古代官员服饰。
亦用以表现显贵。
集凤:本意谓凤栖于树。
后比喻聚集贤才。
薄劣:低劣;拙劣。
有时用为谦辞。
皋:水田。
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元翰创作的,名为《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开篇便表明了诗人偶然得以亲见盛世之美,并对自己所获得的恩惠感到惭愧,因为他自认为资质平常,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接着,诗人感叹自己有幸参加了一场良好的宴会,而这恰好发生在清新的秋季。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这里描写了宴会的景象,远处的山峦与眼前的酒杯相呼应,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璀璨的装饰,显示出宴会的盛大和奢华。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诗人继续描述宴会上的美食和音乐,烹制的小羊(炮羔)作为丰富的菜肴之一,而凤凰般的歌者以和谐的律动唱响。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诗人在宴会中感受到了英雄们的豪迈气概,他们在欢乐之中忘却了年老体弱的烦恼。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接下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平坦的田野上雁形的云彩飘逸,而曲折的小溪中有双鸳翔出水面。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诗人又写到了河岸边菊花盛开,树枝上的果实因秋霜而更加饱满。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这里表达了对皇帝思虑民情、勤于国事的赞誉,认为这是上天所垂象的体现。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诗人在宴会之余,内心寻求着道德的至宝(玄珠),并且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在独特的空间中修身养性。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最后,诗人反思自己过去在横汾时的豪放歌唱,那些事情现在看来不过是无谓的自满和放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内心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7)

崔元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鹏。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

  • 字:以行
  • 籍贯: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
  • 生卒年:729

相关古诗词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郎丞公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献公佐诗

破额幞头衫也穿,使君犹许对华筵。

今朝幸倚文章守,遮莫青蛾笑揭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独夜词

晴天霜落寒风急,锦帐罗帏羞更入。

秦筝不复续断弦,回身掩泪挑灯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缉]韵

看花独不语,裴回双泪潸。

君今远戍在何处,遣妾秋来长望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