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严嵩在春末时节,怀揣着对名山的向往,与友人一同前往游览的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访幽的过程和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
首句“久怀名山游,登赏春巳暮”,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已久,而此时正值春末,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接着,“言寻紫芝约,颇适沧洲趣”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寻觅仙草紫芝,享受远离尘嚣的隐逸之乐。
随后,“巉巉石抱城,泯泯江流雾”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岩石峭立,江水迷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憩涧挹飞泉,攀萝荫芳树”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小憩,饮泉水,攀藤蔓,置身于花木葱郁中的惬意生活。
“临川足鱼鸟,揽泽多蘅荰”两句,诗人通过观察山川间的生灵,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兴发挥绿觞,浩歌谁与晤”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畅饮,高歌的情景,虽无人相伴,却也自得其乐。
最后,“弱水隔烟涛,蓬瀛渺天路”两句,诗人以神话中的蓬莱仙境为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感叹人世间的喧嚣与短暂。“岂无乘鹤仙,云中自来去”则寄托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人世多嚣尘,流光草间露”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感慨。“嘉会良足怡,转盻巳成故”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何当巢云松,脱迹葆贞素”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在云松之间栖息,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