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同浚川王司马作(其一)

久怀名山游,登赏春巳暮。

言寻紫芝约,颇适沧洲趣。

巉巉石抱城,泯泯江流雾。

憩涧挹飞泉,攀萝荫芳树。

临川足鱼鸟,揽泽多蘅荰。

兴发挥绿觞,浩歌谁与晤。

弱水隔烟涛,蓬瀛渺天路。

岂无乘鹤仙,云中自来去。

人世多嚣尘,流光草间露。

嘉会良足怡,转盻巳成故。

何当巢云松,脱迹葆贞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严嵩在春末时节,怀揣着对名山的向往,与友人一同前往游览的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访幽的过程和沿途所见的自然美景。

首句“久怀名山游,登赏春巳暮”,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已久,而此时正值春末,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接着,“言寻紫芝约,颇适沧洲趣”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寻觅仙草紫芝,享受远离尘嚣的隐逸之乐。

随后,“巉巉石抱城,泯泯江流雾”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岩石峭立,江水迷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憩涧挹飞泉,攀萝荫芳树”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小憩,饮泉水,攀藤蔓,置身于花木葱郁中的惬意生活。

“临川足鱼鸟,揽泽多蘅荰”两句,诗人通过观察山川间的生灵,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兴发挥绿觞,浩歌谁与晤”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畅饮,高歌的情景,虽无人相伴,却也自得其乐。

最后,“弱水隔烟涛,蓬瀛渺天路”两句,诗人以神话中的蓬莱仙境为喻,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感叹人世间的喧嚣与短暂。“岂无乘鹤仙,云中自来去”则寄托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人世多嚣尘,流光草间露”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感慨。“嘉会良足怡,转盻巳成故”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何当巢云松,脱迹葆贞素”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在云松之间栖息,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音岩同浚川王司马作(其二)

皋林媚晴春,宛若绮绣错。

岷江汇洪波,九派悉输约。

仄叠万古矶,悬崖出飞阁。

崖中白衣士,趺坐澹虚泊。

祗苑遗俗氛,岩花自开落。

俯窥群象杳,仰视天宇阔。

昔贤几登临,异代不可作。

朅来奉佳游,转使吏情薄。

欲钓任公鳌,还梦坡仙鹤。

青山何寥寥,白石亦凿凿。

寄谢同心侣,且永今夕乐。

形式: 古风

西园赋赠徐六公子用陈侍讲韵

幽人宴息在林园,不信城闉车马繁。

镜里芙蓉临玉沼,烟中楼阁俯青原。

荒台凤去云俱寂,茂苑莺啼日自喧。

合有神仙来此地,时占紫气候前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暮春集鸡鸣山阁

胜侣携尊兴不违,春山高阁坐忘归。

浓烟密树深相映,丽日澄湖迥自辉。

清磬乍随仙梵远,异花时傍佛筵飞。

真从画里看京邑,更与攀萝上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写真自题

湖海浮名山泽形,漫劳图史付丹青。

裴卿独笑非冰鉴,方朔虚疑是岁星。

事可告天惟自信,志期希古不遑宁。

华簪朱绂吾何意,乞取烟霞养性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