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今晨好风雨,湿云四边驰。

落花烂作土,潦水积成池。

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饥。

况兼时气乖,好肉生疮痍。

方忧旧田秽,无奈新城欹。

世情甚促迫,天意将焉为?

我生合忘言,感慨徒伤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今日早晨天气很好,风雨交加,湿润的云彩四处飘荡。
落下的花瓣腐烂成为泥土,积水形成一片池塘。
疲惫的人民生活在困苦中,日夜啼哭,忍饥挨饿。
更何况时节气候反常,美好的生活也变得疾病丛生。
正担忧旧田地荒芜,新建的城市又歪斜不稳。
世间的形势紧迫,老天爷的心意又将何去何从呢?
我的一生注定沉默,只能满怀感慨,独自悲伤。

注释

晨:清晨。
风雨:风雨天气。
湿云:湿润的云。
驰:飘荡。
落花:凋落的花瓣。
烂作土:腐烂成泥土。
潦水:积水。
积成池:形成池塘。
疲民:疲惫的人民。
涂炭:困苦不堪。
朝暮:日夜。
啼饥:啼哭饥饿。
时气乖:时节气候反常。
疮痍:疾病。
旧田秽:旧田地荒芜。
新城欹:新建城市歪斜。
天意:老天爷的心意。
合忘言:注定沉默。
感慨:感慨。
伤悲: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偶书》。诗中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春色凋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寓言了社会现实的困苦。"湿云四边驰"形象地展现了风雨的力度,"落花烂作土,潦水积成池"则暗示了春天的衰败和民生的艰难。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饥",以及对时局动荡、新建设不成反添乱的无奈,"况兼时气乖,好肉生疮痍,方忧旧田秽,无奈新城欹"。

诗的最后,诗人感叹世事纷扰,天意难测,自己无力改变,只能"世情甚促迫,天意将焉为",表达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社会讽喻诗,体现了王冕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太素高士

我昔扁舟上耶溪,寻君直过丹井西。

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

楼殿玲珑金碧涌,钟声不出松云重。

老猿掬涧山影乱,翠禽啄露岩花动。

此时相见不作难,握手笑上松花坛。

坛下十万青琅玕,空阴漠漠常风寒。

我对青山论今古,青山茫茫无一语。

知其与我忘尔汝,石瓢酌我云根乳。

泠然使我肝胆清,飘裾欲度浮云轻。

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

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

洞庭湖上听夜雨,仲宣楼头望明月。

茕茕对景伤古情,寸心欲吐书难凭。

何当相晤一抵掌,与君细看真《兰亭》。

形式: 古风

寄昱东明

浮清阁上山如簇,浮清阁下泉如玉。

浮清主人瘦如竹,襟怀卓荦无点俗。

相逢一笑不话禅,自道住山三十年。

石杯酌茗搜我枯,石床扫苔留我眠。

云深不听鸡戒晓,山风落涧松花老。

归来耕田忘岁时,池塘几度生青草。

君閒一尺素,我老双鲤鱼。

共此片月光,各在天一隅。

昨夜扁舟欲飞去,雪云冻隔耶溪路。

千岩万壑不可寻,梦魂空绕长松树。

形式: 古风

徙马叹

君不见秦皇二世治天下,赵高妄指鹿为马。

遂令众口毁权奇,异兽须臾满高价。

东亭牡骡十万钱,西城牝驴数百千。

駏驴馲?入奇远,犁韂贾勇穹庐前。

三十六郡五百万,一旦惊风堕涂炭。

天閒云散雨声寒,峻骨垒垒秋草烂。

毳衣健儿牵狗车,皮冒女郎随橐驼。

将军怒斩白鼻驹,丞相唾遂狮子花。

独留款段在君侧,锦韂金鞍青玉勒。

喷臊撼动赤墀风,太仆御官愁失色。

痛怜物产不偶时,龙媒灭没其谁知?

况无古王同尔驰,相逢徒作穷途悲。

吾闻天马出西极,霜蹄蹴踏飞霹雳。

当年堆壁不敢沽,岂料于今供啖食?

庖羲已矣古道芜,何时重见荣河图?

孙阳已作饭牛客,非子去随牧羝奴。

呜呼,不独马之委,天下奇材亦如是。

形式: 古风

曹云西画山水图

前年常见云西画,今年始识云西翁。

文章惊世世所重,笔力到老老更工。

流水涓涓石凿凿,一啸长才风雨作。

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

昨日亭东白云起,怅望吴松满江水。

安得先生乘兴来,写我江南雪千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