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休向中兴雪至冤,钱塘江上看涛翻。
三徵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
绿酒千杯肠已烂,新诗数首骨犹存。
瑶蟾若使知人事,仙桂应遭蠹却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不满的哀愁。
"休向中兴雪至冤,钱塘江上看涛翻。"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冬日的场景,雪花纷飞至极点,大概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外界的混乱。钱塘江是浙江省的一条河流,以潮汐著名,这里可能暗示着波涛壮阔,但又不平静。
"三徵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 这两句中的“三徵”和“九转”可能是指某种重复的行动或思考,没有直接的历史事件对应,故而难以一概而论。但结合全诗,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时贤议暗示着时代的批评,道者言则可能是指那种超脱尘世的智慧。
"绿酒千杯肠已烂,新诗数首骨犹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即使沉浸于酒精中,也依然能写出诗来,这种态度显示了一种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坚持个性。
"瑶蟾若使知人事,仙桂应遭蠹却根。" 这两句则是对友情和个人境遇的感慨。瑶蟾指的是明亮之物,比喻朋友的智慧;仙桂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全句是在表达对朋友理解力的渴望,以及自己遭受磨难后的凄凉。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流露出一股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境遇的悲哀。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
时闻雷雨惊樵客,长有龙蛇护洞门。
泉石暮含朱槿书,烟霞冬闭木绵温。
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
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
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古县新烟火,东西入客诗。
静长如假日,贫更甚闲时。
僧借松萝住,人将雨雪期。
三年一官罢,岳石看成碑。
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馀。
燕颔已知飞食肉,龙门犹自退为鱼。
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
西望清光寄消息,万重烟水一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