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其一)送次丹霞归瑞光岩韵

太虚元湛寂,妙用起云雷。

若解明如镜,何须冷似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对宇宙本质与个体心灵的深刻思考。首句“太虚元湛寂”描绘了宇宙的原始状态,即虚空的宁静与深邃,没有纷扰与杂念,是一种纯粹而深远的存在。接着,“妙用起云雷”则揭示了宇宙中蕴含的创造力与动态性,如同云聚雷动,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种从静寂到活跃的变化,象征着宇宙万物的生成与运作。

后两句“若解明如镜,何须冷似灰”,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与个体关系的理解。将“明如镜”比喻为理解宇宙本质的智慧之光,意味着只有当个体的心灵如同清澈的镜子,能够映照出宇宙的真谛时,才无需陷入冷漠或无知的状态。这里强调了个体认知宇宙、理解生命意义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通过内心的觉醒与净化,个体能够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与个体关系的探讨,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渴望。它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通过内在的洞察与反省,寻找到与宇宙和谐相处的道路。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其二)送次丹霞归瑞光岩韵

不能汲水机圆,自笑翻羹手捩。

愿从明眼高人,为看三生宝地。

形式: 六言诗

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次自警示丹霞韵

佛法如沧溟,深广初无底。

欲以蠡测之,望洋颡已泚。

我生乃虚幻,瀛渤一沤起。

安得具眼人,为发无生理。

丹霞古禅伯,一派曹溪水。

出岫或云行,遇坎亦渊止。

谛观古文诗,相识佳句里。

闻风欲见之,踊跃不能已。

丰岩距平津,飞锡片时耳。

愿将雪澡心,试听风生齿。

形式: 古风

移花

幽人怜我葺幽轩,为植名花满槛前。

须信人穷天未厌,炎晖变作养花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志宏送石菖蒲乃菖阳也作此诗以戏之

石上菖蒲何所拟,虬然连络龙蛇尾。

寸馀九节瘦根茎,能辅五脏坚发齿。

清泉白石养案间,璀璨芬芳诚可喜。

子于何处得此本,叶大根粗恐非是。

乞邻岂误进菖阳,遗我还将比芹子。

物虽非是意已勤,且置盆中浸寒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