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学正洙扶榇归真定

朔风吹急水,哀雁绕天鸣。

送子川路远,浩荡扶神旌。

少年挟高艺,求仕入皇京。

祖父通籍家,蝉联及弟兄。

奈何抱长痛,鞠此霜霰情。

伯氏江外居,心殚慈母惊。

奉命持衰来,留连镇阳城。

会言襄祔事,各复东西行。

生养死当葬,若为好爵婴。

勖子泣血日,寡言收视营。

尚爱千金躯,以保百代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学正洙的情景,他带着亡者的灵柩返回真定。诗中通过“朔风吹急水,哀雁绕天鸣”的景象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悲痛和对学正长途跋涉的关切。学正年轻时才华出众,希望通过仕途在皇京寻求发展,家族背景显赫,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丧亲之痛。

诗人感叹“奈何抱长痛”,表达了对亲人离世的无奈与哀伤,同时提到伯兄在外居住,母亲也为之担忧。学正奉命护送灵柩,滞留在镇阳城,他们讨论着襄祔(合葬)之事,然后各自踏上归程。诗中强调了生死相依的传统观念,以及对身后事的忧虑,最后以“尚爱千金躯,以保百代贞”寄寓对学正保重身体、坚守节操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死离别的感慨和对亲情伦理的重视。

收录诗词(629)

范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字:亨父
  •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 生卒年:pēng)(1272—133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古体二首(其一)

偶为淳朴语,即有希夷风。

在世能勿忤,聊以古为同。

大巧三代人,所拙辨伪工。

曲哉末学士,妄拟述作功。

至性苟能尽,焉得推盛隆?

先师予狂狷,盖愤失所中。

于时得依归,敢叹吾道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古体二首(其二)

圣道缺已久,文不充其资。

自从夏殷来,因革当从谁?

中更鸣鸟闻,载叹德之衰。

寥寥大师乐,复得存那猗。

大音苟有托,不必稽其辞。

设有盈樽酒,日夕斟酌之。

乐杯当在手,自今不复疑。

胡为不复疑,贤者当明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胡掾

三违江海春,再见岁将夕。

开轩觞微风,忽近载阳节。

鸟鸣气适和,晨鹊亦稍集。

逮欢不犹今,万事已逾昔。

缅怀命世士,具为知所役。

翻知不贤名,可足济身策。

而我拙自藏,流动日月积。

达观良有余,仁者造其极。

播美明珠篇,时草当更碧。

形式: 古风

贻孛朮鲁翀编修

悲风动日夜,游子绝河山。

一别十年流,四方几时还。

忆子旅江外,过余抚林鬝。

晓色竹晻霭,春容杏阑珊。

阳坡鸣赤鸡,阴馆来白鹇。

文义相剖析,宴歌亦循环。

吴星逐梦变,楚月带愁弯。

自来燕蓟中,相望汉沔间。

初传教下郡,或道钓清湾。

起居虽未悉,声闻已难攀。

明圣御八极,震惊折群奸。

登贤弥制断,进士严刊删。

倒泽起游泳,搜空集翻翾。

斯时麟见郊,绝世骥在闲。

岂期脱布衣,复得联朝班。

始疑迹异方,卒见意俱閒。

惟此冰雪壶,近当云雾关。

纪载竹帛藏,润色丝纶颁。

储才藏地閟,抽思刮天悭。

固当让俊逸,焉得委疏顽。

物化岂堪玩,仙栖庶可扳。

寤寐在灵岳,徬徨愧尘寰。

碧草蒙涧沚,青霞冠云鬟。

长生愿不负,竟往事无艰。

常闻羽人言,颇落俗士颜。

早伐九节杖,倚之听潺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