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罗特髻.赋包头

胶鬟拢罢,称滑笏吴绡,摺成如水。

浅縆素额,更斜遮蝉翅。

重窥镜、非关怕冷,上头初、爱道随时世。

最宜淡泞,恁略施珠翠。

还把一痕绵擘,衬微微红起。

春愁困、莫教半卸,到残妆、秀晕分明是。

碧烟抹断,看两蛾尤细。

形式: 词牌: 皂罗特髻

鉴赏

这首《皂罗特髻》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精心打扮的过程,尤其是对包头这一细节的刻画,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美感。

首先,“胶鬟拢罢,称滑笏吴绡,摺成如水。”开篇即描绘了女子梳理发髻的情景,使用“胶鬟”形容发髻的粘合,形象生动;“吴绡”则指轻柔的丝绸,与“摺成如水”相呼应,展现了发髻的柔顺与精致。

接着,“浅縆素额,更斜遮蝉翅。”进一步描述了女子在额头轻轻点缀,如同蝉翼般轻盈,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雅致。

“重窥镜、非关怕冷,上头初、爱道随时世。”通过镜子的反射,展现女子对时尚的敏感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自我形象的自信与喜爱。

“最宜淡泞,恁略施珠翠。”强调了淡妆的适宜,珠翠的点缀恰到好处,既不张扬,又不失风韵。

“还把一痕绵擘,衬微微红起。”最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脸颊上一抹淡淡的红晕,与之前精心装扮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女性的娇羞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化妆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技艺的高超,也传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以及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夏初临.初夏雨中同蒋丈静山泛湖

蘸就鱼天,搓成鸥雨,空濛拨擢迟迟。

无数蘋花,轻香点破涟漪。远风沿岸斜吹。

湿青篷、谁弄参差。湖心亭柳,千条映波,才是愁时。

可怜春去,追送今朝,破除酒病,更斗枪旗。

帘钉窗眼,曲游俊侣都非。那不凄迷。

放残阳、绿过桥西。记苏堤。衣香后船,柔栌枝枝。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喜迁莺.初夏

竹香新引。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

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

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芳信缄密意,蝇字玉钗,待掐榴巾问。

斗茗楼前,澡兰屏底,犹记那回眉印。

几丝麝煤飞度,山枕天涯翻近。

梦催破,听迎梅雨点,敲檐初紧。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八归.隐几山楼赋夕阳

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

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

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何况春游乍歇,花愁多少,只恼黄昏偏近。

冷和帆落,惨连笳起,更带孤烟斜引。

误雕栏倚遍,霁色明朝也应准。

无言处,望中容易,下却西墙,相思人老尽。

形式: 词牌: 八归

大圣乐.东园饯春追和草窗韵

空苑游丝,旧池飞燕,薄阴千树。

正小阑、人意厌厌,细数乱花,翻怨锦鸠呼雨。

皱得绿波新如倦,似无奈、啼绡临别浦。

春何在,在南陌曲尘,西窗烟缕。閒思古今事苦。

有紫曲、青楼千万语。

且寄愁彩笔,横塘重见,杨枝应许。

尚恋浅寒罗衾晓,记门掩、红香深院宇。

伤飘泊,是谁倚、疏帘吹絮。

形式: 词牌: 大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