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名为《寄叶郎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省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洁居万事愧吾徒,十载猖狂一薄夫”,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居住在洁净之地,但内心却愧对同道之人,过去的十年里,他行事轻狂,实为浅薄之人。这种自我剖析的勇气和诚实,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自我反思能力。
颔联“贫病不胜书课减,怠荒常是力行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生活状态的艰难。由于贫穷和疾病,他的学业和努力有所减少,懒惰和荒废常常成为他行动上的阻碍。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不易和内心的挣扎。
颈联“愁来无地堪容足,老去何时可复初”,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感到无法摆脱困境,内心的愁苦无处安放,年华老去,一切是否还能重新开始,成为了他深思的问题。
尾联“忽辱高明千里念,题诗遥望独长吁”,则展现了诗人收到远方友人关怀后的感动。在孤独和愁苦中,忽然收到了千里之外友人的思念,让他感到了温暖和慰藉。于是,他提笔写诗,遥望远方,独自发出长长的叹息,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对当前困境的描述以及对远方友人关怀的感激,展现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