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临水人家深宅院。阶下残花,门外斜阳岸。
柳舞曲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
楼上东风春不浅。十二阑干,尽日珠帘卷。
有个离人凝泪眼。淡烟芳草连云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之痛的感慨。首句“临水人家深宅院”设置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水边住宅中。
接下来的“阶下残花,门外斜阳岸”通过对春天残花和斜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定的氛围。诗人细致地捕捉了春日里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春光无限而又不免带有一丝哀愁。
“柳舞曲尘千万线”则是对春风中摇曳的垂柳的生动描绘,柳絮随风飞扬,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这种比喻手法增添了画面之美。紧接着的“青楼百尺临天半”又将视角提升到高空,让人仿佛站在那座高楼上,俯瞰着下方的景致,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楼上东风春不浅”则是对春意盎然的进一步强调,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这个季节的深厚情感。紧接着的是“十二阑干,尽日珠帘卷”,这里的“十二阑干”可能指的是楼上的栏杆,而“珠帘卷”则是描绘了室内精致的装饰和生活细节,这样的写法让人感觉到诗中人物的生活质量极高。
然而,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与氛围中,诗人却感受到了离别的痛楚。"有个离人凝泪眼"一句,突然点破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泪水涟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最后,“淡烟芳草连云远”则是对自然景观的再次描绘,烟霭、花香与遥远的云端交织在一起,为诗画上了一层淡雅而深邃的色彩,同时也映照出了诗人心中的愁绪。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离别之痛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绿水波平花烂漫。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别后深情将为断。相逢添得人留恋。
絮软丝轻无系绊。烟惹风迎,并入春心乱。
和泪语娇声又颤。行行尽远犹回面。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宿妆稀淡眉成字。
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摺摺轻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纷纷烟柳低还起。
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波湛横眸,霞分腻脸。盈盈笑动笼香靥。
有情未结凤楼欢,无憀爱把歌眉敛。
密意欲传,娇羞未敢。斜偎象板还偷盰。
轻轻试问借人么,佯佯不觑云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