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郑尚书

旌旗日日展东风,云稼连山雪刃空。

剖竹已知垂凤食,摘珠何必到龙宫。

谏垣虚位期飞步,翰苑含毫待纪公。

谁谓唐城诸父老,今时得见蜀文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每天都有旗帜在东风中飘扬,农田连着山峦,刀剑空悬无用。
既然已经得到任命,就像凤凰般享有高位,获取权力无需深入龙宫。
朝廷的谏官之位期待你的到来,文坛也准备好迎接你的才华。
谁能想到,在这唐代都城,我们能见到像蜀地文翁一样的贤者。

注释

旌旗:旗帜。
日日:每天。
展:飘扬。
东风:春风。
云稼:农田。
连山:连绵的山峦。
雪刃:寒光闪闪的刀剑。
空:闲置。
剖竹:指被授予官职。
垂凤食:比喻获得高位。
龙宫:古代神话中的龙居住的地方,这里象征权力中心。
谏垣:朝廷的谏官位置。
飞步:快速上任。
翰苑:文人聚集的地方,如翰林院。
纪公:对有才华者的尊称。
唐城:唐代都城。
诸父老:长辈们。
蜀文翁:蜀地的教育家文翁,此处借指贤明的地方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绛州郑尚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期待。

“旌旗日日展东风”一句,以军旗在东风中飘扬的壮观,象征着气势磅礴的开篇。接下来的“云稼连山雪刃空”,则描绘了一幅天地间广阔无垠、剑拔弩声的画面。

“剖竹已知垂凤食”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文学造诣已经有所耳闻,且不仅限于寻常之物;“摘珠何必到龙宫”则是说,即使是取珠这样的险难之事,也无需亲赴传说中的龙宫。

“谏垣虚位期飞步”一句中,“谏垣”指的是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言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能够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展现才华的渴望。紧接着的“翰苑含毫待纪公”,则是说诗人正在等待着名的文学评论家纪公来评价自己的作品。

最后两句,“谁谓唐城诸父老,今时得见蜀文翁”中,“唐城诸父老”可能指的是那些年迈体弱的前辈,而“今时得见蜀文翁”则表明诗人现在有幸目睹到了像蜀地(今四川地区)的文学巨匠,这里的“蜀文翁”很可能是对友人的尊称,赞美其文学造诣高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和抱负,也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学交流与尊崇。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贺清源仆射新命

虽言嵩岳秀崔嵬,少降连枝命世才。

南史两荣唯百揆,东闽双拜有三台。

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虚说古贤龙虎盛,谁攀荆树上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贻宋评事

河阳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

燕国金台无别客,陶家柳下有清风。

数踪篆隶书新得,一灶屯蒙火细红。

时说三吴欲归处,绿波洲渚紫蒲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贻张蠙

梦思非一日,携手却凄凉。

诗见江南雹,游经塞北霜。

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

惆怅天边桂,谁教岁岁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贻李山人

野步爱江滨,江僧得见频。

新文无古集,往事有清尘。

松竹寒时雨,池塘胜处春。

定应云雨内,陶谢是前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