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药囊价重百车渠,肯受村翁折简呼。
失喜迎君瞻紫气,必能为我索玄珠。
晨兴舐鼎尝残药,夕暝吹灯据槁梧。
乞取刀圭补精髓,天公岂忍瞎癯儒。
这是一首充满道家修炼色彩的诗作,描述了诗人对道术修为的执着追求和信念。药囊价重百车渠,肯受村翁折简呼,表明诗人为了获取珍贵的仙药,不惜重金,以致于连普通村民都愿意以折叠的简札(古代书写材料)作为交换。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道术的渴望,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上对于道家修炼方法和物品的追求。
失喜迎君瞻紫气,必能为我索玄珠,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境界,诗人似乎在等待某位神仙的到来,以期待的心情观望着那代表道家修炼成就的紫气,并相信能够获得道家的至宝——玄珠。
晨兴舐鼎尝残药,夕暝吹灯据槁梧,这两句则是对诗人日常修炼生活的一种描写。晨起尝试剩余的丹药,晚上在昏暗中点燃灯火,依靠着干枯的梧桐木(在中国文化中有长寿之意)入定。这表达了诗人的坚持和专注。
乞取刀圭补精髓,天公岂忍瞎癯儒,这两句中的“刀圭”是古代用来切割取药的工具,“补精髓”则是道家修炼中的一种说法,即通过服食丹药或进行特定的内功修炼来增强体内的精气。诗人在这里请求获得这种能够补养根本之气的方法,而“天公岂忍瞎癯儒”则是对天道的呼唤,希望得到天意的垂怜,以免自己陷入无知和病弱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药物、紫气、丹药等元素的运用,以及对日常修炼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修为的执着追求和信念。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老瞒虐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
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著英雄。
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
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
檐外苍榕六月秋,小年来此爱深幽。
坏墙萤出如渔火,古壁蜂穿似射侯。
涉世昏昏忘旧话,入山历历记前游。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疏钟起暮愁。
满院静沉沉,微闻有梵音。
不来陪客语,应恐坏禅心。
母处归全少,师边悟已深。
戒衣皆自衲,因讲始停针。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当时若使窥鸾镜,一步何因出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