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
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
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
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
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
登临虽夙愿,山川多未识。
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
扪萝窥鸟道,踏径穷人迹。
清泉洗尘心,山鸟惯幽客。
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
十载孙承公,好具登山屐。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初秋景象,"霭霭初蒸云"与"落落欲坠石"交织出一幅山谷中弥漫着淡淡云雾、溪水潺潺的画面。"山深多晚花"和"照水自红碧"则让人仿佛闻到了秋花的香气,看到那在山间静默绽放的花朵映衬出水面的翠绿。
渔艇轻盈地穿梭于烟雾缭绕的小径之中,而松竹却挺拔而立,凌空直达烟霄。西风轻拂过碧波,扁舟随意停靠在崎岖的岸边。这一切都让人感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体悟和喜爱。
然而,诗人的内心并非全是欣赏之情,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易。"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压力与束缚的无奈。而他登临山川虽是夙愿,却又感到山川间有许多未知的世界在等待着他去探索。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冒险之旅。"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展示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扪萝窥鸟道,踏径穷人迹"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清泉洗尘心,让人感到一种灵魂的净化;山鸟惯幽客,则是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一种默契。最后,"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他对于自由与探索的渴望,以及他与自然之间那种独特的情感联系。
不详
石磴插青云,禅宫入渺冥。
归云侵客座,流水乱松声。
天近月逾白,竹多山更青。
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
丘壑情无尽,田园兴有馀。
何当厌泽国,不奈忆君庐。
庭户草应长,江山木已疏。
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
当时鸡犬皆霄汉,自是刘郎不得仙。
思与诸公论人物,试凭清议赋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