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示张翁

冥冥同云昼如墨,十日江城雪三尺。

骐骥长鸣向朔风,鸿雁悲飞困双翼。

此时穷巷多泥涂,念子衰年少筋力。

时俗反称少壮贤,丈夫动与饥寒逼。

乘兴能枝筇竹来,煮鱼温酒浇胸臆。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一个寒冷冬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以及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首句“冥冥同云昼如墨”以浓重的墨色描绘出阴沉的天空,暗示着即将来临的恶劣天气。接着,“十日江城雪三尺”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雪的猛烈和持久,给城市带来了深达三尺的积雪。

接下来的两句“骐骥长鸣向朔风,鸿雁悲飞困双翼”,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骏马的嘶鸣和大雁的艰难飞行,形象地表现了在极端天气下生物的无助与挣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反应,也暗喻了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抗争。

“此时穷巷多泥涂,念子衰年少筋力”则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的底层,描述了在积雪覆盖的巷道中,年老体弱者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隐晦批评。

“时俗反称少壮贤,丈夫动与饥寒逼”揭示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年轻力壮者被视为贤能,而实际上他们往往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活压力,饥饿与寒冷随时威胁着他们的生存。这种矛盾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最后,“乘兴能枝筇竹来,煮鱼温酒浇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自我慰藉的方式。通过煮鱼温酒,诗人试图在精神上寻求一丝温暖与慰藉,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生活态度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社会观察,展现了宋朝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活面貌,以及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反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苦雪

积雪冥冥春不淹,流光骤去十之三。

根拳枝折物可念,衣敝履穿吾自堪。

天枢回环错寒燠,地轴开阖差朔南。

乾坤密移世莫测,安得辨士能剧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雪夜留二三客饮

高楼鼓绝昏鸦宿,疏帘暗幕开明烛。

雪风振海夜未央,酒池无冰春更绿。

迎年送腊醉莫辞,回环四序长相续。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奉和圣俞春雪

一日朔风三日雪,冬来严凝春复结。

不知长此终安穷,芳物差池且三月。

雷公怒号何淬嗟,欲起草木呼龙蛇。

可怜惨栗夺气意,正复惟悴哀泥沙。

紫宸放朝车马息,邻里谢交门径寂。

解龟换酒聊自乐,浮云蔽日殊未极。

形式: 古风

同圣俞十二月十三日喜雪

楚越祅氛杂炎瘴,凭陵中州冬益壮。

天兵横厉江湖间,杀气冥冥逐飞将。

南风不竞寒律回,暮雪远从阊阖来。

云崩涛涌天地闭,埽洒万里空尘埃。

公卿入贺陛下圣,海神来朝军事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