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习书绢殊失故态已付染师作碧玉老人卧帷矣呵呵拙诗纪兴录上顾别驾先生以博一笑

用绢不用里,下笔无神气。

何况辟其行,大小难更置。

能书法本同,万物性各异。

茅君疏而野,拘拘用乃废。

我且毛颖之,安能免濡滞。

书成始大惭,未忍水火弃。

持以付染师,经营卧帷事。

作诗告先生,其契茅君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不习书绢殊失故态已付染师作碧玉老人卧帷矣呵呵拙诗纪兴录上顾别驾先生以博一笑》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书法技艺的反思和自我批评。首句“用绢不用里,下笔无神气”揭示了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尝试书写的不足,缺乏内在精神和气韵。接着,诗人通过“何况辟其行,大小难更置”强调了布局的重要性,指出书写时行距和字形大小的掌控不易。

诗人进一步阐述书法的普遍原则与个体差异:“能书法本同,万物性各异”,暗示虽然基本技巧相通,但每个书法家的个性和风格各不相同。他以茅君(茅草)为例,说明过于拘泥于某种风格反而会妨碍创作,“茅君疏而野,拘拘用乃废”。

诗人自谦为“我且毛颖之”,借毛笔之名,表达自己在书法上的局限,承认难以避免“濡滞”(滞涩)。写完作品后,他感到惭愧,但仍不舍得销毁,选择交给染师处理,自己则进入沉思状态,这便是“经营卧帷事”。

最后,诗人以诗的形式向顾别驾先生表达自己的心境,希望借此引发一笑,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即尊重个体差异,不断探索和改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黎秀才

月行在青天,月影沉碧水。

谁为弄影人,吾与黎生耳。

黎生青云彦,偶值薇垣使。

明日还端阳,赠君惟有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李子长(其一)

仙城李子长,短发不及寸。

家有觅粟儿,时无郭元振。

经年断往还,使我勤问讯。

宁知造化心,天地无情尽。

形式: 古风

寄李子长(其二)

祝融我当往,往处还自然。

未往亦由我,安知不是仙。

是身元有患,天道岂无缘。

难逢俗人说,可为知者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卧游罗浮(其一)登飞云

马上问罗浮,罗浮本无路。

虚空一拍手,身在飞云处。

白日何冥冥,乾坤一风雨。

蓑笠将安之,徘徊四山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