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赠韦诸公赞善》。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在赞美受赠者韦诸公的品德和才华。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这两句表明韦家在乡里是出了名的贤达之族,而杜陵即指长安(今陕西西安),韦诸公在那里也颇有名声。
"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这两句中,“魁”意指官职高显,“三象”可能是对某种美好品德的形容,而“尺五天”则是对韦诸公才华横溢的赞誉。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韦诸公一起游历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现他们交游的情谊和深厚的情感。
"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 最后两句中,“洞庭”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公子”可能是对韦诸公的一种尊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虾菜”则是在形容一种平淡而美好的生活,而“范蠡船”出自古代典故,形容隐逸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对韦诸公才华的赞赏,也透露出他对于朋友之间情谊和共同生活片段的珍视。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
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
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
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
饥寒奴仆贱,颜状老翁为。
同调嗟谁惜,论文笑自知。
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